一、沙俄時期的學前教育
十月革命前,沙皇俄國的教育是為封建農奴製度服務的。廣大的勞動人民沒有受教育的權利,全國70%以上的人是文盲。隻有統治階級才有權受教育,學前兒童接受教育,更是剝削階級及貴族子女所獨有的奢侈享受。彼得一世為了向外擴張自己的勢力,對內鞏固自己的統治,除了加強國家的集權製外,還積極鼓勵發展工商業和對外貿易,也十分重視發展文化教育和科學事業,他為大量無人照管的棄兒和兒童開設了國家孤兒院。隨著資本主義在俄國的發展,許多婦女參加到大工業生產中去,他們的子女缺乏必要的照顧。1860年左右,莫斯科、彼得堡等城市建立了俄國第一批幼兒園;1866年,由彼得堡的慈善團體“廉價寓所協會”開辦的第一所平民幼兒園,免費接收勞動婦女的孩子;1869年,俄國最早的學前教育刊物《幼兒園》在彼得堡正式發行;1870年,福祿培爾協會在地方成立;1871年,福祿培爾學院在彼得堡創立。19世紀下半期,由於窮苦家庭的經濟狀況日益惡化,俄國政府大力推廣孤兒院,一些資產階級慈善團體也為孤兒設立了各種慈善機構,例如,育嬰堂、育嬰院和平民幼兒園等。19世紀末,某些省的自治機關也為鄉村兒童設立嬰幼兒托兒所。總的來說,這個時期學前教育的特點是:①學前教育機構發展非常緩慢。到1917年革命前,全國共有幼兒園280所左右,全部集中在大城市,其中250所是收費的。②學前教育具有鮮明的階級性。為特殊階級的子女辦的學前機構都是私立的、收費的,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都是為他們服務的。一般的學前機構重保不重教,由於條件差,設備不好,嬰幼兒的死亡率很高。
二、十月革命後的學前教育
從19世紀90年代開始,俄國無產階級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經過三次革命,於1917年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蘇維埃政權一直把學前教育看作國民教育體係中的一部分,十分重視學前教育的發展,並在一係列的教育法令中強調了這一思想。1917年12月,教育人民委員部頒布的《關於學前教育的公告》明確指出,免費的、公共的學前教育,應當從兒童初生之時就開始,促進兒童的全麵發展就是學前教育的使命。1918年10月,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頒布了《統一勞動學校規程》《統一勞動學校基本原則》兩個文件。文件規定,6~8歲的兒童實行免費的幼兒園義務教育。同年,在彼得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國立學前教育專業高等學府——學前教育學院,以代替原有的福祿培爾學院。該學院的任務是培養學前教育高級幹部,並兼有學前教育理論研究中心的功能。1919—1928年,在莫斯科舉行了四次全俄學前教育代表大會,還有若幹次臨時代表會議,討論了學前教育的任務、教育機構的設立、經費來源、學前師資培養和編寫學前教育大綱等方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