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編國學讀本

第一專題 忠孝愛國

字體:16+-

專題導讀

忠孝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道德規範。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倫理綱常中,忠孝不僅是個人“修身之要”,更是社會道德的最高原則,其原因就在於,它的盛衰興廢,直接關係到天下興亡、社稷安危。

“忠”的思想源遠流長。早在《尚書》《左傳》等典籍中,就有“以公滅私”“臨患不忘國”等規範性要求。孔子一以貫之的主張,概言之“忠恕而已”。其後墨家主張“舉公義,辟私怨”,法家強調“無私”“背私”,道家提出“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而儒家尤其重視“忠”,提倡“樂以天下,憂以天下”,“致忠為公”,弘揚“天下為公”“公而忘私”的思想,把忠提到至高地位。後來的進步思想家都提倡為民、為國、為天下的公忠精神。

“孝”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十分重要的道德規範,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儒家視孝慈為仁、義的根本,“人倫之公理”,認為孝是基於親子之間天然的深厚的愛而為之節文的。父母之於子女的倫理義務,一是要保養,二是要教之以義,使之能成家立業。但儒家更強調孝是子女的基本倫理規範,孝的具體表現就是必養且敬,父母有過失則委婉勸諫,侍奉父母常保持深厚的愛和愉悅的容色;保護好父母的身體,不做無謂的冒險和私鬥;立身揚名,以顯父母;等等。要而言之,一為養體,二為養誌。能做到這些,即為孝子。中國傳統文化強調,親子之愛為仁之本,善推之,即有益於天下之愛。

在我國,家與國總是連在一起的,現代漢語把“國”稱為“國家”,就是明顯的例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儒家的人文理想就已經融入了“家國一體”的觀念。中國傳統文化以家庭為本位,是由於中國社會是一個宗法社會。家國一體,家國同構,在政治、經濟、道德、教育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都以父家長製的家族為本位,統治者對國家的治理是通過家族來實行的,家族的安定是國家安定的基礎,又因為在一定意義上國家就是擴大了的家族,家齊才能國治。家,是社會的最小細胞;國,是主權政府下的人民實體。國因為有家,才得以國“泰”;家因為有國,才得以民“安”。由此,國家看似很大,實則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家庭看似很小,但始終需要國家的庇護。因此,中國傳統文化認為,國泰則民安,民富則國強。國和家的命運休戚相關,是中華民族漫長演進史中最為深刻的總結。在我國任何一個曆史時期,中華民族始終堅守著“家國一體”的文化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