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代詩歌兩首
爐中煤
——眷念祖國的情緒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負你的殷情,
你也不要辜負我的思量。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
燃燒到這般模樣!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該知道我的前身?
你該不嫌我黑奴鹵莽?
要我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樣的心腸。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棟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總得重見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從重見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鄉,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
燃到了這般模樣。
【欣賞指南】
這首詩選自郭沫若的第一本詩集《女神》,作於“五四”運動前夕。當時,作者正在日本求學,因感於國內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即將到來而創作此詩。這首詩盡管很短,但它不僅是詩人郭沫若早期的重要作品之一,而且也是“五四”時代一首很有代表性的愛國詩篇,從主題到題材,從思想感情到表現手法,無不具有強烈的“五四”時代色彩。
此詩運用比喻、比擬、象征和反複等寫作手法,托物言誌,寄興抒懷。這首詩通篇都是以爐中燃燒著的煤的口氣來抒寫的。所謂“爐中煤”,已經由詩的副標題——“眷念祖國的情緒”所點明,實際上就是指詩人自己對祖國的眷念之情。而詩裏一再談起的那個“爐中煤”所“心愛的”“年青的女郎”,就是“五四”時代祖國的象征。由於對祖國的強烈思念,詩人的內心燃燒得像旺盛的煤火一樣。在這裏,詩人接連用了兩個形象的比喻,使得全詩雖然沒有一次出現“懷念祖國”的字樣,卻充分表達出詩人熱愛和懷念祖國感情的強烈和深切。
用“爐中煤”的形象來比喻詩人愛國之情。這個比喻把感情的熱烈程度傳達出來——透過通紅的煤火的形象,我們仿佛直接看到了詩人那顆愛國赤心,這顆心真像熊熊燃燒著的爐火一樣。“煤”的燃燒會把光和熱帶給人間,自己卻化為灰燼,不保留任何東西。這也使我們作出這樣的想象:詩人對祖國的熱愛是無代價的,隻要祖國需要,詩人可以赴湯蹈火,萬死不辭。詩人在詩中還寫道: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棟梁”,過去“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總得重見天光”。這種寫法除了通過交代“煤”的來曆出身,使作品加強真實感之外,還包含著更深一層的雙關含義——用“煤”“活埋在地底多年”來象征詩人的愛國感情也曾經長期深深地埋藏在心裏。在郭沫若的少年時代,祖國內受封建黑暗統治,外受帝國主義欺淩,正是災難深重的時候。生長在那樣的環境裏,郭沫若很早就有了“富國強兵”的思想。他到日本學醫,也是為了“報效祖國”;但是限於時代條件,這種感情一直鬱積在心裏得不到抒發;隻有到了“五四”這個全國人民大覺醒,愛國運動大高漲的時代,這股感情才不可抑製地衝將出來,像“煤”一樣地“重見天光”。詩裏寫的“自從重見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鄉”,這實在是詩人情不自禁的內心情感的真實流露。詩人在這裏把個人命運跟祖國的命運交織在一起,表達了在新的時代想為祖國幹一番轟轟烈烈事業的強烈願望。所有這一切,都說明了“爐中煤”這個形象中潛藏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就因為詩裏道出了“五四”時代許多知識青年的這種共同感情,所以它在當時就引起了強烈的共鳴,產生了熱烈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