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之後,將幼稚園改為幼兒園,鑒於當時的國際形勢,我國全麵向蘇聯學習,學前教育也不例外,開始全麵學習和引入蘇聯的學前教育理論和實踐,確立了學前教學論體係。改革開放之後,隨著國際形勢和社會環境的變化,課程重新進入學前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發展。國家非常重視學前教育的發展,學前教育課程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
1.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學前教育課程
這一時期,主要向蘇聯學習,確定了學前教育“全麵發展教育”的目標。1951年,中央教育部製定了《幼兒園暫行規程草案》,規定:“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初步的全麵發展的教養工作”,列出了體、智、德、美四方麵的培養目標。
(1)培養幼兒基本的衛生習慣,注意其營養,鍛煉其體格,保證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
(2)培養幼兒正確運用感官和語言的基本能力,增進其對於環境的認識,以發展幼兒的智力。
(3)培養幼兒愛國思想、國民公德和誠實、勇敢、團結、友愛、守紀律、有禮貌等優良品質和習慣。
(4)培養幼兒愛美的觀念和興趣,增進其想象力和創造力。[3]
在具體內容方麵,暫定了如下六大類教養活動項目。
(1)體育,包括日常生活、衛生習慣、體操、遊戲、舞蹈和律動等。
(2)語言,包括談話、講述故事、歌謠、謎語。
(3)認識環境,包括日常生活環境、社會環境、自然環境。
(4)圖畫、手工,包括圖畫、紙工、泥工、其他材料作業等。
(5)音樂,包括唱歌、表情唱歌、聽音樂、樂器表演。
(6)計算,包括認識數目、心算、度量。[4]
在課程的實施上,對西方的“自由教育”和“行為主義教育”理論進行了批判,對原來占主導地位的“單元教學”進行了批判,擬定了如下教養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