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外國學前教育史

二、18世紀下半期至19世紀上半期英國幼兒教育的開創和發展

字體:16+-

(一)曆史背景

18世紀60年代,英國率先開始了以蒸汽機的誕生為標誌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到19世紀30~40年代,各主要工業部門都采用了機器,大機器生產在紡織工業中已取得主導地位,生產力得到了巨大發展。

工業革命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但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社會變革,無產階級登上曆史舞台,勞資雙方鬥爭拉開序幕。資產階級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從勞動人民身上榨取剩餘價值。工業革命每向前推進一步,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所遭受的剝削和苦難就加重一層。企業主無止境地追求利潤,使低工資的女工和童工急劇增加。幼兒及幼兒教育問題日趨嚴重,引起各界人士的矚目。首先,是幼兒的安全和健康問題。由於父母早出晚歸,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自己的孩子,加之生活極端貧困,勞動階級的幼小子女普遍得不到必需的營養。由於這兩種原因,導致嬰幼兒的大量死亡。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中曾用具體的數字揭露了一些觸目驚心的事實:“像曼徹斯特這個地方……工人的孩子有57%以上不到5歲就死掉”。[1]在其他工業城市,每1萬人死亡者中5歲以下者,利茲市占5286人,普雷斯頓占947人。“死亡數字之所以這樣高,主要是由於工人階級的幼兒的死亡率高。”[2]其次,工業技術的變革迫切要求勞動者掌握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讓童工接受一定的教育培訓也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所以將初等教育的內容提早到幼兒階段成為19世紀上半期英國幼兒學校教育內容的基本特征。再次,父母長時間工作,使幼小子女處於無人管教的狀況,受到壞人的引誘,道德墮落,也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出於對這些社會問題的同情,19世紀初,一些慈善家,如歐文、懷爾德斯平等熱心人士以及教會人士著手建立幼兒學校,以保護和教育貧困兒童。從1840年開始,國家也開始對幼兒實行國庫補助政策,通過對師範學校進行檢查和教員考試,以及視學官對幼兒學校的檢查,使幼兒教育逐漸納入國家教育製度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