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實主義戲劇在19世紀末期走到了盡頭,寫實戲劇已無力探討人的深層心理活動。20世紀戲劇流派紛呈,提供了在舞台上展現人的內在真實的可能性。
1.象征主義戲劇。19世紀末期興起了以聯想、想象、夢境和人的心理外化為特征的象征主義。象征主義認為宇宙萬物與人類的精神之間存在著某種“契合”關係,主張將宇宙萬物作為各種人類精神和社會觀念的象征加以表現。代表作有梅特林克的《青鳥》,霍普特曼的《沉鍾》等。
2.表現主義戲劇。表現主義戲劇不重視客觀事物而重視個人心靈的反映。代表作家如德國戲劇家凱澤,作品有《從清晨到午夜》、《卡萊的市長》等,作品主要表現了他的主觀幻想。
3.未來主義與超現實主義
1924年,布列東發表了《超現實主義宣傳》,標誌著這一流派正式登上劇壇。超現實主義在創作上提倡無意識的心裏浮動,不受任何理性和邏輯的約束,打破一切美學傳統和道德規範的限製,采取各種自由方式來表達個人思想,代表作有法國阿波利勒爾的《蒂莉西亞的**》。
4.存在主義戲劇。
存在主義戲劇是20世紀40年代在法國出現的一支戲劇流派,代表作家是法國的薩特和加繆,存在主義告訴世人,上帝死後,人在這個世界上是孤獨的,誰也不能代替上帝拯救他。讓-保羅·薩特196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緊閉》、《死無葬身之地》、《蒼蠅》等。
5.荒誕派戲劇。
於20世紀50年代誕生於法國巴黎,隨後在歐美各國產生了廣泛影響,在思想上與存在主義如同一轍,但在表現世界與人的荒誕性方麵,走得更遠。代表作有英國貝克特的《等待戈多》、法國尤奈斯庫的《禿頭歌女》、美國阿爾比的《動物園的戰爭》等。劇作用荒誕的藝術形式表現人生的荒誕與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