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歐洲詩歌的主要成就是巴洛克詩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詩歌和法國古典主義詩歌。
巴洛克文化的核心特征是科學理性與宗教神秘、世俗享樂與來世永恒、個人情感與封建道德兩種對立性因素之間的混合交叉,巴洛克詩歌是巴洛克文化的一個分支。意大利的“馬裏諾詩派”、西班牙的“貢戈拉詩派”和英國的“玄學詩派”都是這方麵的代表。詹巴蒂斯塔·馬裏諾(1569—1652)是“馬裏諾詩派”的創始者,他的詩作《阿多尼斯》充分體現了瑕瑜互見的巴洛克風格。路易斯·德·貢戈拉的長詩《波呂斐摩斯和加拉特亞的寓言》和《孤獨》開“貢戈拉詩派”的誇飾主義詩風。約翰·多恩是“玄學詩派”的代表,他的詩充滿神學、經院哲學的思辨及科學發明和發現的比喻,表現出濃重的神秘主義。
17世紀的英國詩歌受到人文主義詩歌、巴洛克詩歌和古典主義詩歌的影響,以資產階級革命詩歌的成就最大。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詩歌最卓越的代表是彌爾頓。他的創作把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詩歌推向了頂峰。他被看作偉大的宗教詩人。
古典主義是法國曆時最久和影響最大的流派之一,它的代表作家是悲劇詩人高乃依和拉辛、喜劇詩人莫裏哀、寓言詩人拉封丹。古典主義的本質是依附王權、為鞏固王權服務,但是每個作家對王權的依賴程度不同,所以他們的作品並不完全符合古典主義的法規。尼古拉·布瓦洛·德彼雷奧是古典主義的理論家。他的最大成就是詩體文論集《詩的藝術》。這部著作是在總結高乃依、拉辛、莫裏哀等人創作經驗的基礎上寫成,並經路易十四審閱欽定,進而成為法國古典主義的美學法典。《詩的藝術》標榜以古希臘、羅馬文藝為正宗,強調“理性”是文學創作的最高準則,提出理性、真、自然三位一體的主張。拉封丹是一位以落拓不羈的性格和奇妙別致的寓言詩著稱於世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寓言詩》共12卷239篇,被譽為以宇宙為舞台的“巨型喜劇”。作者用動物世界來諷喻人類社會,通過發生在動物王國的各種故事,為人們生動地描繪了一幅17世紀下半葉法國社會的連環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