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陶行知思想學習讀本

二、培養目標

字體:16+-

師範教育培養的目標,是師範教育發展的核心問題。由於對這一問題的認識不清,上個世紀20年代,國內教育界就師範教育的存廢與否進行了激烈的辯論,致使師範院校一度停止招生辦學。

陶行知分析了當時師範教育的現實,認為隻是培養了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呆子,嚴重脫離了師範教育的本質和社會現實的需要。1927年,他在《師範教育的徹底改革》中明確表示:“一、願師範學校從今後再不製造書呆子;二、願師範生從今以後再不受書呆子的訓練;三、願社會從今以後再不把活潑的兒女受書呆子的同化;四、願凡是已經成了書呆子的,從今以後要把自己放在生活的爐裏重新鍛煉出一新生命來。”

在時代條件變化的各個階段,陶行知對教師培養先後提出過若幹不同要求。看似紛繁複雜大相徑庭的要求其實蘊含了一條主線,這一主線在《中國師範教育建設論》一文中表述得非常清晰。在該文中,陶行知以生活教育理論為指導,從社會需要出發,提出了師範教育培養的基本思想:“有生活力的國民,是要靠著有生活力的教師培養的;有生活力的教師,又是要靠著有生活力的師範學校訓練的。”“生活力”就是陶行知為師範生提出的核心培養目標。陶行知認為,師範教育不能出於主觀空想,不能生搬硬套,而應當根據生活實際,按照生活教育理論,培養適應現實生活需要的、有生活力的教師,以便於他們能培養出可以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國民。

陶行知對舊師範學校在培養目標上的弊端作了揭露,並指出其中不良傾向。他認為,這些弊端都是脫離師範教育實際、脫離社會生活、無視師範特點、抹殺師範學校本質特征的。他強調指出,師範大學學生與普通大學或綜合大學學生在要求德智體全麵發展、培養生活能力上是相同的,這是共性、普遍性;但在突出“師範性”方麵又與普通大學或綜合大學不同,這是師範學校在培養目標上的個性、特殊性。因此,陶行知指出,在師範學校培養目標上,首先要全麵發展;其次要突出“師範性”,最後要注重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