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先生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結合中外教育理論精髓,摸索出來的適合中國國情的教育理論。1917年,中國新文化運動轟轟烈烈開展之際,“新教育”已然提上了日程。陶行知應郭秉文之邀,中斷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業,回國擔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在教育實踐中,陶公痛陳時下教育之弊端,構建適合國情的教育理論及方法。
(一)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提出的背景
陶行知投身中國教育事業之時正是新舊文化交替之際,兩種文化鬥爭異常激烈,體現在教育上則表現為“傳統教育”與“洋化教育”之爭。陶行知對這兩種教育都作了批判。
1.對傳統教育的批判
中國傳統教育觀建立於維護封建利益的基礎,在漫長的封建史上確實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新舊社會更替時,許多內容逆時代潮流而動,不利於社會發展。陶行知旗幟鮮明地反對這種“小眾”教育,批判“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以及培養“人上人”的教育思想,痛斥傳統教育“成了少爺、小姐、政客、書呆子的專有品”。陶公主張大眾教育,他認為“教育是民族解放、大眾解放、人類解放之武器”“民眾教育是民眾的教育,民眾自己辦的教育;為民眾的最高利益而辦的教育”,亦即新時代的教育應服務人民和國家,而不是生產“偽知識階級”和培養特權的工具。
傳統教育最大的弊端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使讀書人“心裏想和口裏念,而手不做”,成了用腦不用手的半殘廢。陶行知諷刺脫離生活的傳統教育是“大籠統,小籠統,大小籠統都是蛀書蟲,吃飯不務農;穿衣不做工”,把“農夫子弟變成書呆子”。鑒於此,陶行知主張“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亦即實踐是理論的源泉,理論是實踐的總結與指導。他大力提倡生活教育,主張“研究學問要以事為中心;改造環境,要以事為中心;處世應變,也要以事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