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以後,小篆式微,直到唐代才有所起色,這便是曆時千年的“篆書中廢”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篆書的使用價值為其他更簡易、更便於書寫的書體替代。學書者更關心簡便實用的真、行、草書,逐漸荒廢了對古文字的關注。對於篆體留心不多,用力必少,偶爾作小篆亦不循秦時舊製,再加上不精文字之學,訛誤時出,隨意變化,篆書衰微,在所難免。
考察初唐篆體書法,可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書家作篆依舊是積習未除,文字結構與書寫形態大半是放誕而遠馳秦小篆法度的。即便是名家書作,如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之碑額篆文,篆法亦很荒率,缺乏古意,境界不高。
唐代經初唐五朝八十多年,迎來中國封建文化發展的高峰時期。此時政績顯著,經濟空前繁榮,統治者更是“旁求宏碩,講道藝文”。於是文藝如詩歌、繪畫、雕塑、書法等皆一變初唐清勁、綺麗風格為豪邁雄渾、豐碩飄逸,呈現一派宏大氣象,其中詩歌、書法成就尤為突出。
當時書壇各種書體爭蹈洪流,匯聚合之,而篆書也於寂寥近千年之後迎來了姍姍來遲的複興。
唐後期是篆學全麵複興的高峰時期。當時的篆書家李陽冰就是其一。
李陽冰,字少溫,趙郡人。其以秦小篆入手,參以籀文,廣收博取,一變李斯廓落嚴整之風。他精研字學,勤奮異常。李陽冰終成篆書大業,其自許亦頗高:“天之未喪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斯翁之後,直至小生。”[2]李陽冰以篆書獨步唐朝,抗衡時賢,超邁前人,名極一時。
晚唐篆書乘盛中唐複興之餘緒,習之者眾,書作亦多,然強弩之末,頹勢難回,終無與前賢相頡頏之人物出現。所謂時代壓之,不能高古,於此最為典型。
李陽冰以篆書為己任,始學李斯《嶧山碑》,承玉箸筆法,然在體勢上變其法。線條上變平整為婉曲流動,顯得婀娜多姿。《金壺記》稱:“陽冰尤精書學,豪駿墨勁,當時人謂曰筆虎。”張旭的筆法也曾得到李陽冰的傳授。暮年所篆,筆法愈見淳勁。康有為《廣藝舟雙輯》稱其為:“以瘦勁取勝,若《謙卦銘》,益形怯薄,破壞古法極矣。”[3]當時顏真卿所書之碑,必請李陽冰用篆書題額,可見其篆書影響的深遠。大詩人李白有詩稱李陽冰書法雲:“吾家有季父,傑出聖代英”“落筆灑篆文,崩雲使人驚”,說明李陽冰的篆書確實取得了較大的成就。清代孫承澤在《庚子消夏記》中也稱,篆自秦漢而後,推李陽冰為第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