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書自斯冰之後,衰落又是千餘年,清代鄧石如出,複振起千年之衰,並且迅速將小篆書法提升到至今不能超越的高度。後人學篆書者,莫不從中取法,幾乎忘記千年前有李陽冰的存在。而究其振興之源,便是以隸筆寫篆的偉大創舉,徹底掃清了前人對篆書筆法的誤解。清代文字獄大興,為避禍,文人將精力用於金石、考證、校勘之學,使有清一代的讀書人對古代文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研究古文字、書寫古文字蔚然成風,寫篆書者自然多了起來,出現了一批以篆書知名的書家。他們不僅寫小篆,也利用更古老的字體進行創作,但是在最出色的篆書書家中,仍以寫小篆的占多數。
鄧石如(1743—1805)(圖5-11),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派創始人。初名琰,字石如,避嘉慶帝諱,遂以字行,後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完白山人、笈遊道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安徽懷寧人。在清代篆書和隸書的中興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他用質樸、凝重的線條書寫篆書,在結構和用筆上都摒棄了多餘的修飾,但是對所有細節都細心地加以處理,並保持了線與結構的生動。他在篆書被冷落千餘年後,讓人們重新看到了一種古老字體的魅力。他的小篆以斯、冰為師,結體略長,卻富有創造性地將隸書筆法糅合其中,大膽地用長鋒軟毫,提按起伏,大大豐富了篆書的用筆,特別是晚年的篆書,線條圓澀厚重,雄渾蒼茫,臻於化境,開創了清人篆書的典型,對篆書一藝的發展做出了不朽貢獻。
圖5-11
沙孟海《近三百年的書學》對鄧石如評價非常到位:“清代書人,公推為卓然大家的,不是東閣學士劉墉,也不是內閣學士翁方綱,偏偏是那位藤杖芒鞋的鄧石如。”[4]
吳熙載(1799—1870)(圖5-12),原名廷揚,字熙載,後以字行,改字讓之,亦作攘之,號讓翁、晚學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蘇儀征(今江蘇揚州)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在篆法上,吳讓之師法鄧石如及漢篆法,更因其善於“鐵筆寫篆”,擷取金石精華,故有“氣貫長虹、剛勁有力、咄出新意”之態。包世臣對吳讓之也有直接影響,他繼承了包氏衣缽,恪守師法而自成麵目,給人以清澹甜潤之感。所書小篆《梁吳均與朱元思書》《宋武帝與臧燾敕》《三樂三憂帖》等,用筆渾融清健,篆法方圓互參,體勢展蹙修長,有“吳帶當風”之妙。吳讓之隸書結體,中心緊斂而肢體舒展,頗富古意,被譽為清初以來篆隸書體創新者之一。其行書動勢顯著,生發了流動、通暢之氣,單字雖隔,然意氣綿延不斷;楷書蒼厚鬱茂,俊逸爽勁,並摻有北碑意韻,一掃“館閣體”纖弱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