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牽手與牽心:園長指導家長工作能力的提升

第一節 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家長工作觀

字體:16+-

一、明晰家長的角色定位

現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人們對學前教育重視程度與日俱增,也對教育者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家長“望子成龍”“盼女為風”,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出類拔萃。這種普遍存在的家長對子女的高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幼兒園的教育工作,影響子女的健康成長。家長的角色意識、教育作用,關係到整個幼兒教育的發展。

(一)家長是推動幼兒園良性發展的外驅力

首先,家長是幼兒由“扶著走”再到“自己走”的幫扶者。

日常生活中,沒有一個正常的孩子是一直由家長“扶著走”的,也沒有一個正常的孩子是一直不受家長幫助而自己會走的。事實上,孩子往往是由家長“扶著”起步的,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由“扶著走”再到“自己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一位家長都無私地全身心地投入,和善地幫助、指導,勇敢地探索、實踐,家長之於孩子,完全是義務的、利他的、犧牲的。這樣孩子才能正常地成長和發展。幼兒園教學過程中使幼兒由不懂到稍懂到懂得很多,由不會到稍會到會得很多的過程正如孩子學步的過程,也需要教師無私全身心地投入,和善地幫助、指導,勇敢地探索、實踐。

其次,家長是使幼兒從“學習學會”到“學會學習”的精心設計者。

家長既是子女的啟蒙教師,又是終身教師。在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家庭氛圍中,孩子們先在家長指導、幫助下認物、識字、明理,然後學會獨立自主,最終實現自我超越。當然,為促成這一過程的順利實現,家長們往往各顯神通,想盡一切辦法,努力尋找指導孩子的好角度與切入點。

再次,家長是幼兒園教育顯性和隱性環境的積極優化者。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校、家庭、社會不僅要一致行動,向兒童提出同樣要求,而且要誌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從教育目標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隻有家園雙方在育人方向上達成共識,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和學校教育環境,才能加強對幼兒的養成教育,促進幼兒的全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