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源性腸道功能障礙是指控製直腸的中樞或周圍神經損傷導致的排便障礙。如腦、脊髓、周圍神經病變,導致的排便障礙。
腸道護理技術主要應用於各種原因導致的神經源性大腸,應根據不同的神經源性大腸采取相應的腸道護理技術。
腸道護理技術的目的是幫助病人建立排便規律,消除或減少由於失禁造成的難堪,預防因便秘、腹瀉與大便失禁導致的並發症,從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一、反射性大腸的護理
反射性大腸(上運動神經源性腸道)臨床表現為便秘。是S2-4以上脊髓損傷,反射弧,低級中樞良好,排便反射存在,**性肛門張力。
特點:局部刺激能排便,通過訓練可定時排便。康複護理技術:包括指力刺激、腹部按摩、腸道功能訓練等。
1.指力刺激
可協助病人左側臥位,示指或中指戴指套,塗潤滑油,緩緩插入肛門3~4厘米,用指腹一側沿著直腸壁順時針360°轉動。每次指力刺激可持續15~20秒(一般少於1分鍾),直到感到腸壁放鬆、排氣、有糞便流出。如果發現病人肛門處有糞塊阻塞,應先用手指挖便方法將直腸的糞塊挖淨,再進行指力刺激。注意自主神經反射異常。
2.腹部按摩
讓病人屈膝,放鬆腹部,護士用手掌自右向左沿著病人的結腸解剖位置(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方向,即自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做順時針環狀按摩。
3.腸道功能訓練
盆底肌訓練、腹肌訓練、模擬排便訓練。
盆底肌訓練:病人取仰臥位或坐位,雙膝屈曲稍分開,輕抬臀部,縮肛提肛,維持10秒,連續10次,每天練習3次,促進盆底肌功能恢複。
腹肌訓練:常用方法有仰臥舉腿訓練、仰臥起坐訓練等。
仰臥舉腿訓練:身體仰臥,手臂要緊緊貼著身體兩側,下腹要縮緊。把雙腿舉到與地麵盡量垂直,要保持狀態5秒鍾。對於不能舉腿者,要指導或協助老人盡量做舉腿的動作。兩腿要盡可能並攏伸直並要有意識的收緊下腹。盡量地用腹部發力,膝關節可以稍微的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