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呈現
楊婆婆,75歲,聽到老伴在醫院裏病逝的消息,情緒非常低落,常常一個人無聲地流淚,飲食也差,眼看著她的健康狀態一天比一天差。這時,應該對楊婆婆進行怎樣的溝通,采用哪種溝通方式比較妥當?
知識準備
我們在與老年人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麽呢?我們需要采用什麽樣的溝通方式才能讓我們的溝通順利地進行?
一、選擇適合自己和溝通對象的溝通方式,不同溝通方式互補
在與老人進行溝通之前,我們便會對老人進行評估、了解老人的身心狀況,根據老人的身心狀況來選擇適合自己也適合老人的溝通方式。溝通方式的選擇不是單一的,為了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往往需要同時采用兩種或多種方式的溝通。比如,我們與一位有聽力損傷的老人進行溝通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口頭語言給老人進行講解,老人聽不清楚的地方,我們可以采用書寫的方式讓老人看,還可以借助手勢、表情、行為禮儀、眼神等多種溝通方式的互補。
1.口頭語言中配合著聲音語言的表達
在與老人進行口頭語言交流時,聲音的表達方式在溝通效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聲音它包括語速、音調、音量、節奏、聲音補白等。據研究者估計,溝通中38%的含義受聲音的影響,即不是語言的本身、而是溝通表達方式中的聲音語言的影響。
(1)語速。與老年人交流過程中,語速應快慢適中,盡量放慢語速,太快了老年人聽不清楚,就算勉強聽清楚了有時也反應不過來。
(2)音量。在與老年人進行溝通的過程中,老年人由於聽力受損,在和老人說話的時候聲音的音量要適當高於年輕人,但是,高音量的聲音會讓人感覺到不滿的情緒,此時應將柔和的表情、關心的語氣等方式加以配合。才不使聲音變得生硬而讓人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