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戒毒學基礎教程

第二節 教育矯治在戒治工作中的作用

字體:16+-

一、教育矯治的理論依據

亞裏士多德指出:“人在本質上是社會性的動物,那些生來就缺乏社會性的個體,要麽是比人低級,要麽是超人,社會實際是先於個體而存在,不能在社會中生活的個體,或者因為自我而無需參與社會的個體,不是獸類,就是天使。”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也認為,人的實質由社會關係構成。人既然是社會性的產物,當然就是社會教化的結果。關於人是社會教化的產物,從古至今,從國外到國內都有許多經典的論述,這些論述是從事教育矯治工作的理論依據。

1.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儒家的論述

孔子在《論語·衛靈公》中提出:“有教無類”的思想,意思是不論賢愚貴賤,都應一視同仁地加以教育。其內在的意思是,人原本是“有類”的,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賢,有的不肖。但通過教育,卻可以消除或減少這些“類”的差別,獲得完善與提升。孔子還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思想,與“有教無類”一樣強調社會教育的重要性。“性相近”說明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習相遠”又說明了實施教育的重要性。意思是人皆可以通過教育成才成德。其後儒家的一些代表人物也提出許多類似的觀點,無一例外都主張通過教育來改變人的觀點。

2.國外教育家,心理學家的論述

“心理學中的莫紮特”——維果茨基提出社會文化論的觀點,強調社會文化因素在人類認知功能的發展中發揮著核心作用。在該理論的框架內,人類被理解為利用原有的文化工具創作新的文化工具,並由這些文化工具來調節他們的生理和行為活動,無論是原有的文化工具的傳承還是新的文化工具的創造,都離不開教育和學習。人類認知活動的最重要形式是通過社會和物質環境的互動而得到發展,所以說人是社會的人,社會人是教育的結果。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的多數行為是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和行為的結果而學得的,依靠觀察學習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為模式,從而使得人類的行為得以延續,這些觀點從心理學的角度論證了社會中的人是教育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