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兒歌的曆史發展
兒歌是兒童歌謠的簡稱,屬於民間歌謠的範疇,是人民口頭詩歌創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兒歌曆史十分悠久,遠在三千年前就有傳唱的“童謠”;二千年前就有人收集和記錄兒歌,在《春秋左傳》《國語》《戰國策》中可以讀到最早記載下來的兒歌。
在我國稱作“童謠”的兒歌,是指民間兒童念唱的歌謠。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童謠”還有各種名稱,如“童子歌”“孺子歌”“嬰兒謠”“童兒歌”“兒童謠”“小兒謠”“小兒語”“孺歌”等。這些人民口頭創作的歌謠,內容雖然大部分不符合現代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但是它的藝術形式(如連鎖調、急口令、顛倒歌等)和表現手法(如誇張、比興等)對現代兒歌的創作有深遠的影響,被現代作者所采用。
童謠是民間歌謠的一部分。對於歌謠,古人的解釋為:歌是有曲譜、有歌詞的歌曲,謠是沒有固定的曲調,唱法自由的“徒歌”——歌詞。由此可見,童謠就是一種長期流傳在民間的、以韻語寫的沒有音樂相伴的口頭短歌。
到了明代,我國對兒歌的搜集、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學者呂得勝、呂坤父子不僅看到兒歌受到孩子們的喜愛,也發現了它們的教育意義。於是他們便著手廣泛采集歌謠並進行改編,在16世紀末編輯成《小兒語》,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兒歌專集。到了清代,鄭旭旦等更肯定了兒歌的價值,稱兒歌是“天地之妙文”,猶如自然界發出的音響——“天籟”。刊行於19世紀中葉的《天籟集》和《廣天籟集》都是優秀的兒歌集,其中的作品以反映兒童生活和兒童心理情趣的居多,既有道德教育和知識性的兒歌,也有遊戲性的兒歌,如“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還有發展兒童語言能力的兒歌,如“一顆星,掛油瓶;油瓶漏,炒黑豆”等,這兩本書比明代兒歌的內容更加豐富。它們在民間文學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