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美育效應

4.4 文學審美賞析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字體:16+-

4.4.1 引言

自古以來,文學就在人類的精神領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早在古希臘,人們就認識到文學對人的心理的重要功效,古希臘人曾稱圖書館是拯救靈魂的地方。人的發展,離不開多方麵知識的熏陶和豐富的人生實踐,審美培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誠如馬斯洛所言:“創造性的藝術教育,更確切地說,通過藝術進行的教育,它所以特別重要,與其說能造就藝術家或藝術產品,不如說能造就更好的人。”[1]可見,審美對塑造人的品格具有重要意義。文學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無疑能夠擔當此任,它能培養人的美好情操,豐富人的心靈,激發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增進思維的活力,對中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有利於他們的全麵成長。文學能提高一個人的內涵,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好處,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但是文學是怎樣作用於人的心理、影響人的心理健康卻始終是一個問題。國外對文學的心理功能運用主要集中在閱讀治療上。目前國外閱讀治療研究發展迅速,主要集中在3個方麵:治療材料、應用機製和治療對象。在其應用機製上,大部分的研究都肯定了閱讀治療在改變認知、增強心理健康方麵的作用,因而它被應用於很多認知-行為主義的治療和教育[2]。但有關審美賞析改變情緒、影響心理健康的研究還比較少。

國內的心理學和教育工作者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做了大量調查研究[3]。研究表明,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不容樂觀。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迫在眉睫。國內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大致分為四類:以消除心理疾患為目標,采用心理治療方法的醫學模式;以改善心理障礙和行為障礙患者的社會適應性為目標,采用活動法或脫敏法等行為矯正技術的社會學模式;以學生的自我發展為目標,采用心理輔導法的教育學模式;以解決或消除某一方麵、某個層麵的心理問題為目標,采用專門的心理谘詢或輔導的心理學模式。綜合分析上述各學科模式的利弊,有學者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提出並實施了生理、心理、社會、教育協調作用的整合模式。根據此整合模式,有3種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專題訓練,谘詢輔導和學科滲透[4]。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偏重前兩種方法,對學科滲透沒有足夠的重視。而我們在實際運用中,學科滲透針對的群體更為廣泛,作用時間長,具有專題訓練和谘詢輔導無法比擬的優點。運用文學審美賞析促進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可以有效地與中學語文銜接,形成學科滲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豐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