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引言
非智力因素是相對於智力因素的一個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國的心理學家亞曆山大(M.P.Alexander)1935年在論述智力問題時提出的。當時發現智力測驗的被試由於接受測驗的興趣、克服困難的堅持性以及希望獲得成功的願望等個性因素會直接影響智力測驗的成績。後來,繼心理學家韋克斯勒(D.Wechsier)正式提出非智力因素這個概念之後,眾多的心理學家對它進行了進一步研究,證明了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活動中的作用。這些已有的研究表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具有緊密的聯係,它們相互促進。任何智力活動都包含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它是智力活動的必要組成部分,並對智力因素的發揮起著製約作用,它們是影響學生學習活動的兩種重要因素。我國對非智力因素作用的重視和研究較晚。我國最初主要重視知識技能的學習,忽視智力的開發,後來才逐步認識到發展智力的重要性,但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一直普遍忽視。直到20世紀80年代以後,特別是90年代以來,人們才深刻認識到脫離非智力因素而孤立發展智力是不行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推動著智力水平的提高,調節和控製著智力發展的方向,學習活動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兩者共同參與的過程。有研究指出:小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對他們的智力和學習成績有重要的影響。首先,優良的非智力因素對智力有補償作用,能促進智力的發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其次,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對智力的開發有遏製作用[1]。盡管對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已經有了很快的發展,但是,如何定義非智力因素,學術界意見很不一致,各自強調的因素或特征也很不一樣。實際上,從廣義而言,非智力因素就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總稱,主要包括需要、動機、興趣、情感、意誌和性格等心理成分。我們可以認為智力因素是認知活動的執行者或操作係統,而非智力因素是認知活動的調節者或維護和動力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