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儀式前的準備——熱鬧忙碌的入貢山
正月裏的入貢山要比夏天熱鬧很多,我還是先來到了班支書家,正值家中的客人準備離開,班支書出去送客,他的妻子趕緊從廚房出來收拾桌上的飯菜和酒杯,一會工夫又給我端上來新的飯菜和酒。這是白馬人過年的習慣,在過年這段時間,不管到了誰家,也不管幾點,家裏都會擺上自家熏好的肉,倒上自家釀的酒盛情款待。女人們這段時間最忙,大大小小的飯菜都要她們逐一準備,男人們在自家招待客人,也應邀去別人家裏,這樣的相互遊走很必要,若隻是別人來你家,而你不去別人家,會引起異議。雖然沒有禮物上的流動,人們之間的相互遊走也構成一種互惠關係,有人來就像是得到了禮物,必須要通過去別人家來還禮。在你來我往的過程中情感得以交流,關係得以維係,尤其在村寨這樣一個固定的生活空間,又在年節這樣一個走親戚的特定時間,交往本身就是互惠。拜年是年節期間中國社會普遍的文化規則,拜年的意義往往通過禮物的形式體現出來,相對於實際的物質而言,白馬人更看重於象征與意義,隻要來到家裏,就是看得起,證明自己在村子裏的威望與聲譽。“池哥晝”的表演也是全村的集體大拜年,每個人、每一家都被整合在這個過程中,來到家裏都是客,主人家款待池哥、款待到來的每個人,走到哪吃到哪,客人到了家裏也一定要毫不客氣地接受款待。在這裏,食物與酒成為一種禮物,凡是進入儀式的人,既有送禮的義務也有收禮的義務,法國人類學家馬塞爾·莫斯認為“事物間有一套精神關聯,事物在某種程度上出於靈魂”,他稱之為“禮物之靈”,此時這種“靈魂”被“池哥晝”凝聚在一起。在你來我往的禮物流動中,既有敬神的神聖也有世俗的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