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縣古稱陰平,西漢高祖置陰平道,隸屬益州廣漢郡;東漢分北部為廣漢屬國,治陰平,隸益州;西晉為陰平郡,隸屬秦州;清光緒《文縣誌》載:“文為《禹貢》梁州域,秦以前屬羌氐,無考。漢高帝置陰平道縣,在益州境內郡縣城邑考稱為北部都尉治。後漢仍廣漢郡,屬國都尉隸益州。安帝詠初己酉廣漢參狼羌降,分北部為屬國,別領三城,俱都尉治。三國初屬魏,蜀漢建興七年,諸葛亮遣陳式定二郡,改為陰郡,屬梁州。鄧艾即從此入蜀,蜀亡歸魏,屬秦州,晉武帝泰始中,置陰平縣。”[5]永嘉之亂以後,為氐人楊茂搜所據,史上前後仇池國均在此地,宋元嘉二十年,氐人複推楊文德為主,據葭蘆(今文縣臨江一帶),建立武都國;北魏滅武都國,命楊廣香為陰平公、葭蘆鎮主,建立陰平國。西魏廢陰平國,“始置文州,統蘆北郡、武陽陰平郡;唐置文州”[6],先後隸屬隴右、劍南、山南西諸道,明初立為縣,隸屬階州,雍正七年,屬階州直隸州,新中國成立後文縣先後隸屬於天水、武都、隴南地區。[7]
“在明代與清代,文縣有少數民族聚居的村寨,分別由土司王受印、馬起遠所轄。草坡山、堡子裏屬於王受印轄地,麥貢山、立誌山、中嶺山、入貢山、枕頭壩屬馬起遠轄地。雍正八年,知縣葛時政奉文改番歸流,土司裁撤,王、馬二土司轄地歸各鄉管轄”[8],上述各白馬人聚居地歸於鐵樓鄉管轄。民國元年沿用清代鄉製,全縣分為96個鄉,民國24年編查戶口,實行保甲製,全縣編為106保,又將106保劃為18個聯保,將8個聯保分為5區,分設5個區署。第一區署中包括白馬等五個聯保,白馬就在今天鐵樓境內。民國29年區署及聯保裁撤,全縣劃為2鎮11鄉,下轄103保,其中白馬鄉轄6保。1958年經調整有1區2鎮24鄉,1958年12月月底,全縣建立了11個農村人民公社,1961年公社劃小,分出30個公社,1970年合並為25個公社,1983年將25個人民公社改為鄉,1986年年初,將鄉鎮所屬行政村改設為村民委員會,行政村所屬合作社改稱村民小組,鄉鎮區劃未變動。至此形成今天的2區23鄉的行政劃分格局。白馬人主要分布在鐵樓鄉、石雞壩鄉的幾個村寨,共4000多人,占全縣人口的5%。今天的鐵樓鄉在曆史上被稱為白馬鄉,民國29年即1940年以前,白馬鄉的名稱還存在,1958年,白馬鄉改為鐵樓鄉,1961年公社合作化,改為鐵樓公社,將公社改為鄉後一直被稱鐵樓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