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海子、峽穀、森林……山水環境孕育出奇麗的歌聲和舞步;
池歌、山神、自然信仰……歌舞中迸放著白馬人熾烈的祈望與傾訴。
——田野手記
激烈的族屬爭論成為白馬人當代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帶來了今天對白馬人文化的關注與研究。中國隴南網中介紹白馬人的文章這樣寫道:“在文縣和毗鄰的四川平武、九寨溝縣的大山深處,生活著一支總人口約2萬人的獨特民族——白馬藏族,他們是消失在曆史長河中古代氐人的後裔。由於白馬人長期居住在偏僻封閉的大山深處,至今保留著原始古樸、獨特奇異的民族風情,獨特的白馬人民俗文化,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曆史學家、民族學家和語言學家的關注,成為爭相研究的熱點。”[1]隴南文縣網中寫道:“在甘肅文縣的大山深處生活著一群獨特的人群,他們身著五彩華麗的服飾,頭戴獨具民族風情的沙嘎帽,祖祖輩輩過著淳樸、寧靜、祥和、與世無爭的生活,他們就是居住在文縣鐵樓藏鄉的白馬人。白馬河流域是白馬民俗文化的發源地,被認為曆史悠久,古樸獨特,是中華民族民俗民間文化的一朵奇葩,至今傳承著濃鬱的古氐遺風,是獨特的優質文化資源,白馬人的文化具有‘唯一性、壟斷性和不可替代性’,富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2]在這樣的描述中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遙遠、古老的族群,它為民族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個與世隔絕、自給自足的自然實驗室,“原始”、“古樸”、“獨特”、“奇異”作為白馬人的文化特點,也被用於對白馬人舞蹈的描述與界定中,並以其手舞足蹈的身體形態共同構築起一個充滿了神秘色彩與浪漫想象的邊緣群體。然而,在白馬人村寨,智能手機、平板電視等這些現代化的電子設備一樣存在,越野車、水泥路也拉近了白馬人與現代社會的距離,他們並不是存在於一個封閉、靜止的世界,但同時也不是一個“沒有曆史的”群體,所以隻有踏進田野才能真正走近白馬人,認識白馬人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