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瞿林東教授[1]
鄒兆辰
一、師從白壽彝先生,走上研究中國史學史之路
鄒兆辰問:大家知道,您今天能夠在中國史學史研究方麵取得豐碩成果,是同當年白壽彝先生的引導分不開的。請問:當年是怎樣的機遇使您能夠師從白先生的呢?
瞿林東答:這是由於我考入了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所以才得到這個機遇。
我1937年出生在安徽省肥東縣的農村。小時候在家幹過一點農活,也念了幾個月私塾。小學和中學時代是在南京度過的。和一般孩子不同,我是從四年級開始插班讀小學的。1953年9月我考入南京市第一中學,在這裏度過了六年中學時代。從小學到中學我都酷愛文學,希望將來能夠當作家,從事文學創作。讀高中時教文學的老師也曾經這樣鼓勵我。但是到高中最後一年,我的曆史課成績比較突出,引起了老師注意。這樣,在填報高考誌願時,我就把曆史專業寫在了第一誌願。
1959年9月,我進入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從這年開始曆史專業由四年製改為五年製。這五年為後來我從事曆史教學和研究工作打下了較好的基礎。由於我從小讀了一些古典小說,高中時又讀了各種古典文學作品,所以讀大學時就偏好中國古代史和中國史學史。中國史學史是白壽彝先生開出的一門新課,他講課具有鮮明的理論色彩,所以對我很有吸引力。此外,我還選修了趙光賢先生的先秦史和何茲全先生的《三國誌》研讀。這幾位先生對我的教益是我終生難忘的。1963年10月,也就是在我大學五年級第一學期時,國家計委下達文件,鼓勵應屆本科畢業生報考研究生。我經過反複考慮,最後決心報考白壽彝先生為導師的中國史學史專業研究生。
當時報考研究生要考六門課程,其中一門是語文,要回答語文知識問題和寫一篇作文。有兩道作文題,一道是《科學工作者為什麽必須重視語言修養》,還有一道是《展望我國的科學》,任選一題,後一道題可以結合報考的專業來寫。我選了《展望我國的科學》,並加上個副標題《談中國史學史專業的興起》。作文內容大意是說中國史學素來發達,而中國史學史的研究則相對滯後;1961年以來關於史學史研究對象、任務等問題的討論,預示著中國史學史專業的興起,這對於我們研究、認識中國史學遺產有重要意義。後來白壽彝先生告訴我,我的這篇作文在本考區內獲得了高分。我把先生的話看成是對我的激勵,但是從那時起,我確實已經有了一個走上中國史學史研究道路的思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