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所講的是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的特點和發展大勢,最後,我想談談深入研究中國史學的理論遺產的有關問題。
在當前形勢下,我們一方麵是開放,引進、研究、分析外國史學,借鑒其中的積極因素,以有益的成果來豐富我們。同時,我們要發掘自己的理論遺產,這兩個方麵是辯證統一的關係。我們要爭取和西方史學“同步走”,再進一步“領著走”,不能總是“跟著走”。但是,我們想“領著走”,有更大的話語權,那就必須有“領著走”的條件,不是幾句話能解決的。中國史學在世界史學中想要扮演“領著走”或者至少在某些方麵“領著走”的角色的話,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那就是我們能不能提出全世界同行都關注的重大問題,至少他們也認為是重要的問題,甚至是他們未曾認識到的重要問題。我當時針對這個問題講了一番,海登·懷特先生馬上就說,我們從“二十四史”中能看到什麽理論呢?這就是差別。所以,年青一代要有使命感,要有責任感,要經常思考一些問題。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提出新的問題更重要。因為有了問題才能夠創新,有了問題才能夠有突破。
首先,要深入研究中國史學的理論遺產,問題意識非常重要。提出新問題的能力,決定著我們對於理論問題的深入程度和成就大小。中國史學素有重視思想和理論的傳統。從孔子、孟子講事、文、義,到司馬遷說“好學深思,心知其意”,一直到梁啟超明確提出不懂得曆史哲學就不能成為良史,這個優良傳統一直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延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史學家,李大釗、郭沫若、翦伯讚、侯外廬等都特別重視理論。他們為後人留下了豐厚的理論遺產。那麽,在繼承中國古代史學的理論遺產的基礎上,我們今天應該怎樣深入研究和利用這些遺產呢?我想一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就是從梳理概念和爬梳問題入手。中國曆史學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提出了一些重要概念,比如,天人、古今、時勢、理道等。這些關於曆史理論的概念一直在沿用,我們應該研究中國曆代思想家、史學家賦予了它們什麽含義,有著怎樣的流變。比如說,“天”的概念是在不斷變化的,據一位年輕朋友的研究,中國古代人們關於“天”有十七種含義,概括說來一個是指有意誌的天,一個是指自然的天,一個是指客觀形勢的天。章學誠說:“盡其天而不益以人。”這個“天”就是指客觀的曆史,“不益以人”就是不要加上個人的主觀意誌。對於“人”的認識也是在變化的,我們說司馬遷奠定了中國古代史學的人本主義傳統,也就是人在曆史發展中的中心地位。曆史就是人的活動,這也符合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對於這樣一些基本概念,我們要進行梳理,同時在梳理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問題,然後再把這些問題加以論述,這樣我們就慢慢做好理論研究的準備了。我和龔書鐸教授主編的《中華大典·曆史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分典》三卷本,對很多理論問題進行了比較係統的分類和初步的梳理,大家可以參考、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