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確了曆史學的學科屬性和社會價值的基礎上,曆史學作為我們的一個精神家園的重要地位,就不難理解了。因此我用這一提法來概括我對曆史學的認識:曆史學是什麽?是我們的一個精神家園。我接觸到的一些同學特別欣賞“精神家園”的提法。我學史學史也有很多年了,沒有用過這個詞,因為這個詞浪漫,但是放在這裏我覺得非常恰當。“我們的一個精神家園”,我沒有說“我們的精神家園”,我要加上“一個”字樣的限製詞,因為我們講曆史學科的重要性,並不排斥其他學科的重要性。哲學是不是我們的一個精神家園呢?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不是我們的一個精神家園呢?應該都是。但是曆史學要讓人們認識到它是我們的一個精神家園,我們還要做許多工作,盡管它本應如此。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從三個方麵講一點認識。第一,關於民族精神。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首先就要弘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毫無疑問,作為炎黃子孫,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我們當然要具有民族精神,不能喪失民族氣節,這應該是我們這個精神家園裏麵最重要的部分。那麽我們要問,民族精神從何而來?一個人如果沒有一點曆史知識,還談什麽民族精神。如果對曆史學不重視,還談什麽民族精神。曆史學是啟迪我們民族精神不竭的源泉。不懂得曆史,不懂得中華文明,不懂得中華文明曾經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偉大創造和偉大貢獻,還談什麽民族精神?同學們,我想到這裏,我有時候真的不理解,曆史學這麽重要,不應當有人對它有誤解,不應當有人輕視它,甚至於鄙視它。反之,如果有這種情況,那是一種悲哀、我們必須深刻地認識我們自己所從事的這個學科的意義和價值,我們首先從這當中汲取力量,來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讓我們的人生有豐富的內涵。不僅僅是為自己、為民族。我常常想,民族精神意味著什麽,它是由哪些因素凝聚起來的,我實在說不清楚。但是當我想到屈原,想到李白,想到長江、黃河,就有那種感情,這種感情不就是民族精神的體現嗎?清朝有位黃遵憲,是外交官,也是詩人,也是史學家。黃遵憲寫過一本史書《日本國誌》,很重要的一本著作。因為他在日本當外交官,寫了一本日本史,用中國誌書體裁寫的一本《日本國誌》。黃遵憲有一句詩,叫作“寸寸河山寸寸金”。那就是說祖國的河山是無價的,我想這種感情就是民族精神。如果我們不知道《詩經》,不知道屈原,不知道李白、杜甫,還有好多好多傑出的文學、藝術、科學成就等,民族精神從哪裏來?所以,民族精神從根本上說是來自對於我們民族的曆史,對於我們先人在文明史上的創造的熱愛和無限崇敬而產生的一種發自內心的真摯的情感,這就是民族精神。因此,不懂得曆史,行嗎?不懂得曆史,能有這種發自內心的深厚的感情嗎?最近幾年我參加過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所組織的一些活動,其中包括祭祀黃帝陵,祭祀炎帝陵,還有其他許多學術研討活動。炎帝和黃帝在我們看來是傳說,既然是傳說,為什麽我還要去參加這樣的活動呢?因為我覺得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中華民族遠祖的象征。我參加這些活動有一個主要的根據,也可以說有一個曆史學上的根據,就是司馬遷的《史記》第一篇《五帝本紀》。《五帝本紀》從黃帝寫起,司馬遷以後許許多多曆史學家寫中國曆史也從黃帝寫起,這件事情從司馬遷算起已經2000多年了。這種思想上的認同、文化上的認同、曆史上的認同,已經非常深地紮根在我們的民族當中,這已經成為人們的一個共識,這種共識對於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形成、鞏固、發展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很積極參加炎黃文化研究會的活動。我想這個研究會所做的工作反映了民族精神,是我們的一個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