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注意到很多朋友對中國史學產生一個誤解,認為中國史學就是講懲惡勸善,或是幫助統治者出主意,其實不那麽簡單。就以懲惡勸善來說,它具有廣泛的意義,最早來自孟子評論孔子作《春秋》,《左傳》評價《春秋》,都講到懲惡勸善。《左傳》這部書是戰國年間產生的,孔子作《春秋》是春秋末年的事情。《左傳》評論《春秋》這部書,說是懲惡勸善,非聖人誰能修之。不是孔子,誰能寫得出來。關於曆史學的功用,先賢在這方麵就說得很多了。在這裏我想舉一位史學家,即盛唐時期劉知幾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他說:曆史已經過去了,很多人也都死去了,為什麽我們後人還能知道哪些人是行善的,哪些人是作惡的。因為曆代史官不絕,竹帛長存。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應該尊重史學工作者。曆史都過去了,不能再重現了,可是我們後人都還知道以往的事情,這是誰的貢獻呢?曆代史官的貢獻,曆代史學家的貢獻,竹帛長存,史書不斷地傳下來。尤其在我們中國,是唯一文明不曾中斷的國家。文明不曾中斷,一個重要的原因要歸功於史學家,因為我們中國不僅有不曾中斷的文明史,而且有不曾中斷的文明史的記錄。劉知幾講,如果作惡的人死去了,後人不知道,行善的人,做了好事的人死去了,後人不知道,這是史官的過錯,史學家的失職。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劉知幾的這個思想,他所說的懲惡勸善不是僅僅對統治者來講的,是對所有人來說的,有普遍意義的。他揭示了一個道理:人們讀史書,神交萬古,窮覽千載,見賢而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讀史書是為了了解曆史,了解前人的言行,使我們從中受到教育,這就說明了我們為什麽要讀曆史書,要學習曆史。前麵我講了,有些朋友對曆史學產生些誤解,認為曆史隻是講過去的事情,和現在沒有關係,這是不對的。劉知幾這幾句話,永遠不會過時。我們通過讀曆史書,能夠接觸到許許多多的傑出人物,值得我們學習。我這樣說的前提是,絕不排斥對當代傑出人物的學習。我想強調的是,我們通過讀曆史書,和古人對話,可以看到曆史上的善善惡惡,而我們自己從中受到教育,確定我們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準則、人生價值,這怎麽能過時呢?我想,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修養的人應該如此看待這個問題。[5]由此看來,還是劉知幾說得對:“史之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務,為國家之要道。”[6]他概括得非常好:急務,當前之要務;要道,重要的原則和工作。這種懲惡勸善的史學功用,通過大量的曆史人物給我們提供借鑒,能夠產生一種非常深層次的作用。所以說:“史之為用,其利甚博。”同時,古代的史學家們還提出了這樣的認識,強調這樣一個準則:富貴而功德不突出者,不應該寫到曆史中去。反之,貧賤而道德很高尚,做了很多有益事情的人,應當寫入曆史,使他傳之後代。這說明什麽問題呢?要把功德作為標準,不要把貴賤和貧富作為標準,這很重要,這也是人文精神吧!尊重人對社會的作用,對社會的價值,而不是以貴賤貧富論人,這非常重要。總的來說,這是強調了尊重人格和人品的一種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