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
穀之始熟曰粟[1],舂[2]之於臼,簸其秕糠,蒸之於甑[3],爨之以火,成熟為飯。乃甘可食。可食而食之,味生肌腴[4]成也。粟未為米,米未成飯,氣腥未熟,食之傷人。夫人之不學,猶穀未成粟,米未為飯也。知心亂少,猶食腥穀,氣傷人也。學士簡練於學,成熟於師,身之有益,猶穀成飯,食之生肌腴也。銅錫未采,在眾石之間,工師鑿掘,爐橐[5]鑄鑠,乃成器。未更爐橐,名曰積石[6]。積石與彼路畔之瓦,山間之礫,一實也。故夫穀未舂蒸曰粟,銅未鑄鑠曰積石,人未學問曰蒙[7]。蒙者,竹木之類也。夫竹生於山,木長於林,未知所入。截竹為筒,破以為牒,加筆墨之跡,乃成文字。大者為經,小者為傳記。斷木為槧[8],析之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夫竹木,粗苴之物也,雕琢刻削,乃成為器用。況人含天地之性,最為貴者乎?
本文節選自《論衡·量知篇》,(漢)王充著。萬安倫、都芃據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子部《論衡》點校。
【導讀】
本文節選自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王充所著的《論衡·量知篇》。
王充(公元27—97),字仲任,會稽上虞(今屬浙江)人。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無神論者。《論衡》大約作成於漢章帝元和三年(86)。現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僅存篇目,實存84篇)。
王充的思想雖然歸屬於道家,卻與先秦的老莊思想有著顯著的區別。王充雖是漢代道家思想的主張者,卻與漢初王朝所推崇的“黃老之學”以及西漢末年民間盛行的道教均不同。《論衡》一書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曆史上一部不朽的唯物主義哲學著作。《論衡》對當時社會的許多問題,特別是社會的舊風陋俗進行了針砭,許多觀點鞭辟入裏,經久不衰。縱觀王充一生的行跡,他的確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