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係列:論語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字體:16+-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論語》第一篇《學而篇》第一章的第三句話。前麵兩句是人們熟知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一句的意思是說,如果人們對我不了解、不理解,我也能正確對待,不因此而心生慍怒和怨恨。意思相近的,《論語》中還有以下幾句: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憲問篇》)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衛靈公篇》)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裏仁篇》)

這五句話,主要有三個方麵意思:一是不怕別人對我不賞識、不重視,就怕自己沒有真本領;二是不怕別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三是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五句話的意思,明白易懂,做到卻不容易,需要有很高的境界。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它體現了怎樣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對待組織的問題。

一、正確對待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沒有人理解我”這樣的話。責怪孩子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埋怨朋友不理解自己的好心,怨恨領導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業績,責怪下屬和群眾不了解自己的辛勞和付出。一句話,埋怨、責怪別人的不了解、不理解。有這樣情緒的人是很普遍,也是很正常的。相反,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倒是不容易做到。正因為如此,所以孔子強調“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篇》)。事實上,光埋怨別人不了解、不理解自己是無濟於事的,經常責怪、怨恨別人,不僅不利於人際關係的和諧,還會引起自己內心的不和諧,影響身心健康。所以,孔子希望 “人不知,而不慍”是很有意義的。怎樣做到“人不知,而不慍”?關鍵是要以正確的態度來對待自己。一是正確了解自己、評價自己。《道德經》中說:“自知者明。”看待自己,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妄自尊大;成功了不自以為是,遇到挫折,也不消極沉淪。自己應該明白自己的能力,認清自己的位置,不自以為了不起,在取得成就時不得意忘形,別人不知道你的工作、成就,不要意外;在幫助別人之後,別人不知道你的幫助,也不怨恨,因為本來你就沒想邀功請賞,圖別人的回報。二是多從自身找原因。“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裏仁篇》)。別人不了解、不理解你,你應該認真分析原因,尤其是從自身找原因,想辦法讓別人了解、理解你。你應該看看自己平常是否注意與人交流、溝通。如果你自視清高、自我封閉,不與人交流,不注重與人的溝通,別人怎麽能了解、理解你?當今時代,社會分工很細,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節奏很快,人們更多地忙於自己的事,同時,現代社會有很多工作需要協同完成,需要別人的理解和支持,所以要增強人際交往的能力,要尋找合適的時機,主動與別人溝通與交流,消極地埋怨別人不理解是沒有用的。當然,你也不必過於在意別人的態度,不必成天考慮如何讓別人了解、理解你,也不要刻意宣傳自己,更不必為求別人的理解,改變自己的本色和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