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做人,有何難哉?難在得體地交往,難在恰當地處事。會為人處世的人,其人際關係融洽和諧,工作、事業往往比較順利,身心也比較健康;相反,如果不會為人處世,其人際關係緊張,縱然業務水平再高、本領再大,也很難做好工作,心裏常會不愉快。現今,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更要重視和諧融洽人際關係的建立。這方麵,《論語》中有不少淺切而又深刻的論述,今天讀來仍能獲得不小的教益。
《論語》中講為人處世道理的,大概有下麵一些意思。
一、待人要寬容,要能容人
《子張篇》中記載子夏的學生問子張如何交朋友。子張問:子夏怎麽說的?回答說,“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意思是可以交的朋友就交,不可以交的朋友就不交。子張說:“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張的回答很有意思。他沒有批評子夏講得不對,而是說子夏講的跟我聽到(老師說)的不一樣。君子要能容人,對賢者尊重,對不賢者進行勸導。如果自己是個賢者,有什麽樣的人不能相容呢?如果自己不是個賢者,又有誰能容我?一句話,就是要能容人。
孔子還說過,“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這跟我們今天說的“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是一樣的意思。最能反映孔子這個意思的是下麵一段話,“子貢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篇》)在《裏仁篇》中也有這樣的記載,“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對人寬容,是孔子終生堅守的原則。因為他真正懂得“寬則得眾”,刻薄寡恩則失人。這一點對於領導者來說尤為重要。一方麵,不搞小團體、小圈子,要能把不同背景、不同性格尤其是不同見解的同誌團結在一起;另一方麵,要寬待下屬,寬容下屬的過錯,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不斤斤計較,不耿耿於懷。《微子篇》記載周公對魯公說的一段話:“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過,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意思是說,對親人、下屬、朋友、同事,都要盡量寬容,給予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