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抽空重讀了兩本書:《論語與算盤》和《經濟學的智慧》。前者是“日本企業之父”澀澤榮一所著,後者是中國當代經濟學家茅於軾先生所著。聯係這兩年研讀《論語》與《孟子》的體會,重讀兩書,產生了一些新的認識。過去我們總把中國商品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歸咎於儒家思想的影響,現在讀了儒家經典才明白並不完全是那麽回事。一方麵,在很長時期,中國商品經濟發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許多朝代都有都市繁榮的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正是都市繁榮的基礎和支撐;另一方麵,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孟子並非主張舍利取義,而是主張利義合一、重義而不輕利,曆代統治者重農抑商的政策,是從維護統治階級利益考慮的,與孔孟的思想並無多大關係。倒是孔孟的不少思想,對今天發展市場經濟仍有著積極的借鑒作用,我們應該汲取其合理、積極的成分,加強對經濟倫理的研究,從而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以若所有,易若所無”——交換是為了發揮各經濟主體的比較優勢
中國古代雖然一直被視為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社會,事實上很早就開始有了交換,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有了剩餘產品後,交換就成為必然。經濟活動,包括生產、交換、消費等環節,這樣的環節不斷循環,呈螺旋式上升,使生產不斷擴大,交換日益頻繁,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不斷發展。生產是交換與消費的前提和基礎,不生產就沒有商品交換與消費,生產的水平決定交換的方式和消費的水平;交換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沒有交換,生產的東西隻能自我消費,消費者隻能消費自己生產的產品,這樣既影響生產,也影響消費,事實上沒有交換是不可能的;消費是生產和交換的根本目的,又是促進生產和交換的重要條件。在這三個環節中,交換無疑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人類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交換。儒家創始人看到了經濟生活中的這一現象,充分肯定了交換的不可或缺。孟子說過:“古之為市也,以若所有易若所無。”在《孟子·滕文公上》“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一章中,孟子批評許行“賢君與民並耕而食、雍孫而治”的主張,認為“且以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備者,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先天下而路也”;在《滕文公下》第四章,孟子說,“子不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則農有餘粟,女有餘布”,都充分肯定了交換的合理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