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係列:論語

“立於禮,成於樂”——孔子的禮樂思想與素質教育

字體:16+-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出自《論語·泰伯篇》。這一篇主要闡述詩、禮、樂對於國家、個人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個人品德修養方麵的重要性。“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主體是德,可理解為:仁德之誌在詩經中興起,仁德之功在社會禮儀規範中建樹,仁德之美在音樂文化中成就。這句話反映了孔子的詩教、禮教、樂教思想,簡稱“禮樂思想”。禮樂思想是孔子思想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論語》中,僅“禮”字出現了73次,“樂”字出現了46次,“詩”字出現了多次。孔子禮樂思想內容豐富,對後代影響深遠,對於淨化、優化社會風氣,對於今天加強素質教育、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對於改進幹部教育、提高黨員和幹部的綜合素質,對於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軟實力、複興中華文化,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孔子禮樂思想的主要內容

孔子禮樂思想是非常豐富的,至少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禮是仁的外在表現形式

禮樂思想既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準則,又是對仁的體現與實施。匡亞明先生在《孔子評傳》中說過,“從孔子的倫理學角度去看,禮是人們的行為準則,體現了社會對人的外在約束;仁則是人的本質,是修己愛人的內在自覺性。因此外與內,禮與仁必須統一起來。以禮的準則行仁,以仁的自覺複禮”。正如《論語·八佾篇》所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一個人如果不仁,怎麽可能理解並誠心崇尚禮樂、遵循禮樂呢?《陽貨篇》中說,“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鍾鼓雲乎哉?”意思就是,如果沒有“仁”的思想內涵,隻有玉帛和鍾鼓等禮的形式,就不能稱其為禮。關於仁與禮的關係,通過《八佾篇》中子夏與孔子的對話可以看出:“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這段話運用比喻的方法,說明仁是繪畫的底色,禮是繪畫。如果底色差,繪畫也定然好不了,意思就是說禮在仁後,先有仁後有禮。禮是仁的外在體現和要求。孔子的禮樂思想以仁為基礎,而“仁”的最大特點就是愛人,就是推己及人、推而廣之,大愛無疆。所以,禮樂思想也散發著人性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