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仁為美”,是《論語》第四篇《裏仁篇》的第一句:“子曰:‘裏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意思是,使自己處在“仁”的狀態中才是好的、美的;如果不處在“仁”的狀態中,怎麽能算是聰明呢?這一篇是《論語》中最重要的一篇,較為集中地記載了孔子的仁學思想。另外,第十二篇《顏淵篇》也重點論述了“仁”的問題。“仁”的思想是孔子最重要的思想,“仁”的學說是孔子學說的核心,也是孔子及其弟子畢生追求的最完美的道德境界。據統計,《論語》有58段論述“仁”的問題,提到“仁”的地方共有109處。《論語》對什麽是“仁”,“仁”對人的生活、工作、發展及對人的幸福、健康有什麽意義和價值,怎樣才能使人有仁心仁德、成為一個仁人等問題進行了闡釋,賦予“仁”以豐富的內涵。我們每個人,不論是做學問、經商、從政還是幹別的營生,也無論是對待苦樂、是非、窮達、貧富,都應該以仁為本,使自己成為真正“大寫的人”。
一、《論語》中“仁”的豐富內涵
“仁”這個字,是象形字,是兩人鞠躬的形態,表示親愛、平等的含義。《中庸》記孔子之言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可見,“仁”表示與人相處以相親為最高原則,即以平等、親愛的心態麵對自己、麵對世界、麵對他人。在《論語》中,孔子直接、正麵回答什麽是仁的,有下麵若幹章句:
“樊遲問仁。子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雍也篇》)孔子回答樊遲問仁的話,意思是:有仁德的人,有困難率先承擔,有好處最後享受,這可以算是仁了。這同後代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與我們今天倡導的吃苦在前、享樂在後,意思都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