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本章的文字並不太難理解,經過曆代注家的訓解,現代學者的看法大致相同。問題在於本章的主旨究竟是什麽?有人認為本章講的是老子的辯證法,有人認為本章講的是政治哲學,也有人認為本章以養生思想講述治國之道。
政治哲學也好、養生哲學也好,都有辯證法。但政治哲學中的辯證法、養生哲學中的辯證法是具體的,不是一般的、普遍的。本章老子以養生的辯證方法喻治國之方法,就其具體內容而言,隻能說以靜為主、以重為主,並沒有錯。但是上升到作為事物普遍的矛盾對立關係的層麵,是否仍然是以靜為主、以重為主呢?那就值得進一步研究了。按照對立統一的辯證法原則,確實是說運動是絕對的,動才是矛盾的主要方麵。但是矛盾雙方的主次關係並不是僵死不變的。就本章而言,輕與重、動與靜究竟哪一方麵應占主要方麵呢?輜重與輕行的對比隻是一種比喻而已,蔣錫昌早已指出:“重謂寡欲自重,輕謂縱欲自輕。”“寡欲自重”與“縱欲自輕”之間,自然以“寡欲自重”為主。老子歎息“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一語道出了前文“輜重”與“輕行”之對的真實含義。老子無非以輕重對比告訴人們要“貴身”、“自重”,不要“輕身”、“自輕”。顯然,老子在這裏並不是談辯證法的一般原則。退一步說,即使老子談的是輕與重這一矛盾雙方的主次關係,有什麽根據說以重作為矛盾主要方麵就是形而上學?就動靜這一對矛盾而言,人們已經習慣於運動是絕對的、動是矛盾的主要方麵的說法。但是就本章動、靜的具體所指而言,動(躁)指急功貪欲,靜指清靜無為少欲,此二者相比,以清靜無為少欲為主,也是恰當的,哪裏有什麽形而上學?清靜少欲也就是貴身重生,“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輕靜正是貴身,輕與重、靜與動完全是統一的。以靜為主蘊含著治天下的道理。難道治理天下國家的人不應以清靜少欲為主反而應以浮躁貪欲盲動為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