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史學上,關於國史、野史、家史的評論,有種種不同的看法,尤其是關於它們在史學價值上的是是非非,存在著不少爭論。這些看法和爭論,從一個方麵反映出古代史學批評中的方法論問題。
明代史家王世貞針對本朝的史學,就國史、野史、家史的是非,闡述了精辟的見解。他說:
國史人恣而善蔽真,其敘章典、述文獻,不可廢也。野史人臆而善失真,其征是非、削諱忌,不可廢也。家史人諛而善溢真,其讚宗閥、表官績,不可廢也。[32]
這一段話,概括地指出了國史、野史、家史各自所存在的缺陷方麵及其終於“不可廢”的方麵,言簡意賅,可謂史學批評上的確論。其中包含著在史學批評方法論上的辯證認識,反映了王世貞的卓見。他所總結的“人恣而善蔽真”、“人臆而善失真”、“人諛而善溢真”的三種情況及其有關的概括,尤其具有理論的意義。
在古代史學批評史上,這是經過漫長的道路和反複的認識才達到的。
“國史人恣而善蔽真”,這種情況當然不限於明代史學。《史通·古今正史》關於唐初以前國史撰述的批評,頗涉及一些“人恣”而“蔽真”的現象。從劉知幾的批評來看,可見王世貞所說的“人恣”這個“恣”字,可謂入木三分。國史一般出於官修,故而有一些人得以對撰史工作采取恣意放縱的做法。概而言之,一是出於史官本人,如許敬宗撰史,“曲希時旨”、“猥飾私憾”,結果是“凡有毀譽,多非實錄”。二是出於最高統治者,如劉聰之誅公師彧、石虎之刊削國史、苻堅之焚滅國史,以及拓跋燾誅崔浩、夷三族、殺同作、廢史官。其結果,都使曆史真相被掩蔽起來。這兩種情況,對曆史撰述起了“蔽真”的作用。
唐初以後,這種“人恣”而“蔽真”的情況,也還不斷有所發生,而在曆朝實錄撰寫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可見,在中國史學上,“人恣而善蔽真”的存在,是無可諱言的。問題在於史學批評家們如何估量這一弊病,進而如何估量曆代國史撰述。即以明代史學而論,有人針對《明實錄》中存在的問題,便認為明代“無史”[33]。還有人說:“有明一代,國史失誣,家史失諛,野史失臆,故以二百八十二年,總成一誣妄之世界。”[34]這樣的批評,無疑是全部否定明代史學的成就,而首先是否定《明實錄》的史學價值,顯然是片麵的。史學批評中的這種片麵認識,也反映在一些史學家和史學批評家對有些“正史”的認識上。像這樣的一些批評,在方法論上都是有悖於辯證認識所致。劉知幾著《史通》,被人稱為“心細而眼明,舌長而筆辣,雖馬、班亦有不能自解免者,何況其餘”[35]。然而劉知幾之批評曆代國史撰述,從總體上看,他在方法論上並未陷於片麵性,反映出他的辯證的認識。王世貞對明代史學的批評是很激烈的,但他在指出“國史人恣而善蔽真”的時候,還是肯定了國史即曆朝實錄在“敘章典、述文獻”方麵的“不可廢”。在這一點上,他跟劉知幾的史學批評在方法論上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