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家對曆史的觀察,因其旨趣和視野不同而會產生種種歧異。會通與斷代,是比較突出的一種歧異。對於這種歧異的討論和批評,一般都要從司馬遷、班固說起。由於旨趣不同,視野各異,司馬遷著意於“通古今之變”,班固更著重究一代始末。前者放眼於以往全部曆史,後者則矚目於跟本朝有密切關係的最近一段曆史。他們各自的選擇,都有一定的曆史必然性,同時也反映出了他們本人各自的個性。
通史撰述的萌芽起源於戰國時期,如《世本》、《竹書紀年》。但真正確立了通史規模的是《史記》,是司馬遷的首創。班彪稱:“若遷之著作,采獲古今,貫穿經傳,至廣博也。”[26]班固也讚歎司馬遷《史記》,“馳騁古今上下數千載間”[27]。《史記》的通史價值,班氏父子是有所認識的。而《漢書》問世後的四五百年間,其曆史命運卻比《史記》好得多,不僅“當世甚重其書,學者莫不諷誦”[28],而且自南朝梁、陳至隋及唐初,《漢書》已成為專門之學,而“《史記》傳者甚微”[29]。
會通與斷代的歧異及分途,由來已久。劉知幾《史通·六家》分史書為六家:《尚書》、《春秋》、《左傳》、《國語》、《史記》、《漢書》。劉知幾認為:“《史記》家者,其先出於司馬遷。”這是指的紀傳體通史,《史記》以下如南朝梁時有《通史》、北魏有《科錄》、唐初有《南史》、《北史》。“《漢書》家者,其先出於班固”,這是指斷於一代、盡其首尾的紀傳體史書,《漢書》以下如《東觀漢記》、《三國誌》等。
《史通·六家》突出地批評了“《史記》家”的缺點,說是“《史記》疆宇遼闊,年月遐長,而分以紀傳,散以書表”,“此其為體之失者也。”這是批評《史記》記事“零亂”。又說是“兼其所載,多聚舊記,時采雜言,故使覽之者事罕異聞,而語饒重出。此撰錄之煩者也。”這是批評《史記》多采用前人撰述。又說是“《通史》以降,蕪累尤深,遂使學者寧習本書,而怠窺新錄”。這是批評《通史》、《科錄》不具特色而缺魅力。劉知幾的結論是,通史一類的著作,“可謂勞而無功,述者所宜深戒也”。“《史記》家”幾乎毫無可取之處了。不過《史通·二體》在分析紀傳、編年二體各自的長短時,因紀傳體首創於司馬遷,固不能不論及《史記》的“長”與“短”。然而,對於《史記》作為通史的長處和價值,劉知幾的評價,似還不如班彪、班固父子來得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