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華史學誌(第五卷)

二、近代進化論和曆史變革思想

字體:16+-

十九世紀後期,西方進化論逐步傳入中國,被一些思想家所接受,並使其同中國古代變易觀點和樸素的進化觀點結合起來,形成了曆史變革思想。這是中國近代在曆史觀念上出現的新的變革,使中國史學在曆史觀念上具有了近代意義上的內涵和形式。

中國古代史家論“勢”和“理”,包含了深刻的曆史進化觀點,他們論曆史階段、國家起源、郡縣製優於分封製、“古之中華,多類今之夷狄”等一些重大曆史問題時,也反映出了這種樸素的曆史進化觀點。這種樸素的曆史進化觀點,在理論形式上還沒有比較係統的闡述,在具體運用上,就多數史家來說,還缺乏比較明確的自覺意識。當然,更重要的是受到曆史進程本身的影響,故這種古代史學上的樸素的曆史進化觀點,不可能發展到如同產生於歐洲的那樣的進化論。

十九世紀產生於歐洲的進化論,是關於事物按照量的積累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逐漸向前發展的理論,它包括宇宙無機物的進化、生物和社會的進化等自然曆史過程。鴉片戰爭以後,西方一些來華的傳教士和洋務企業的譯書機構,對進化論有一些片斷的介紹。中國思想家中,康有為、譚嗣同是較早受到進化論影響的人物,而嚴複則是在介紹和闡述西方進化論方麵最有貢獻的人物。康有為把古老的“公羊三世說”和《禮記·禮運》的“大同”、“小康”思想,同進化論結合起來,闡說他的具有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性質的曆史進化理論,作為他主張變法、建立君主立憲製的理論基礎。他在《論語注》中說:“人類進化,皆有定位,自族製而部落,而成國家,而成大統;由獨人而漸立酋長,由酋長而正君臣,由君主而漸至立憲,由立憲而漸至共和。”“蓋自據亂進為升平,升平進為太平。進化有漸,因革有由,驗之萬國,莫不同風。”他一方麵強調“驗之萬國國”,一方麵認為“孔子之為《春秋》,張為三世”,就是推進化之禮而為之。他在《大同書》裏又說:“神明聖王孔子,早慮之憂之,故三統三世之法,據亂之後,易以升平、太平,小康之後,進以大同。”這就是康有為把中國“公羊三世說”和《禮記·禮運》同西方進化論結合起來而形成的進化思想。同時,康有為又在這種進化思想中注入《周易》的“變通”思想,從而把它同維新變法結合起來,提出曆史必變的觀點。他說:“易者,隨時變易。窮則變,變則通。”“中國今日不變日新不可,稍變而不盡變不可,盡變而不興農、工、商、礦之學不可。”[227]變,是時勢之必然,是國家命運所必需,“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228]。在康有為這裏,西方進化論被賦予了中國的形式,而中國變法維新則不僅從中國傳統的思想觀念中找到曆史根據,尤其是從西方進化論中找到了理論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