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華史學誌(第五卷)

第七節 曆史觀念的變革

字體:16+-

一、曆史批判意識的產生和發展

早在先秦時期,在中國最早的一些史家即史官那裏,已經開始萌發出曆史批判意識。這裏,有兩位史官是要特別提到的,一位是西周末年的太史史伯,一位是春秋末年晉國的史官史墨。

周幽王八年(前774年),鄭桓公為周王室的司徒,私下同史伯議論“王室多故”的問題,史伯提出“王室將卑,戎、狄必昌”的看法,並從曆史和現實的結合上來論證他的這個看法。他認為:

(周王室)殆於必弊者也。《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今王棄高明昭顯,而好讒慝暗昧;惡角犀豐盈,而近頑童窮固。去和而取同。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經入以食兆民,周訓而能用之,和樂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於是乎先王聘後於異姓,求財於有方,擇臣取諫工而講以多物,務和同也。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王將棄是類也而與剸同。天奪之明,欲無弊,得乎?[225]

史伯以“和”與“同”的差別這一哲理為根據,分析了周王室的曆史與現實,在政治上的形勢不同,先王與今王在個人修養和治國舉措上的不同,指出了周王室“必弊”的趨勢,史伯所說的這一番話,包含著明顯的曆史批判的因素。在他看來,“和”與“同”的差別,是影響到政治明暗、天下盛衰的根本性問題。他從這一點出發,來審視周王室的曆史和現實,並提出了王室“殆於必弊”的認識,正反映出了他的批判精神。

春秋末年晉國史官史墨的認識,比史伯又進了一步。他所說的“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三後之姓,於今為庶”[226]的話,不僅完全肯定周王室衰敗的現實趨勢,而且還從更長的曆史過程即夏、商、周的更迭來看待朝代興亡的曆史趨勢,以及諸侯興衰的趨勢。這種對曆史的解釋已經包含了若幹規律性的認識了,因而顯示出更明確的曆史批判意識。史伯和史墨,是中國史學上曆史批判意識產生時期的先驅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