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往的史學,正是中國現今史學的起點。從曆史學自身的發展來看,史學隻有在批判繼承中才能創新,才能發展。在世界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二十一世紀,批判地借鑒外國史學積極成果,固然是發展中國史學重要的條件;而批判地繼承中國史學的優秀遺產,更是發展當今中國史學所必不可少的前提。中國史學史表明:史學的發展,一則取決於時代提供的條件,二則取決於對以往史學的批判繼承。這是一個基本規律。章學誠在論述中國曆史著作的體裁與思想的發展脈絡時指出:
《尚書》一變而為左氏之《春秋》,《尚書》無成法而左氏有定例,以緯經也。左氏一變而為史遷之紀傳,左氏依年月而遷書分類例,以搜逸也。遷書一變而為班氏之斷代,遷書通變化,而班氏守繩墨,以示包括也。就形貌而言,遷書遠異左氏,而班史近同遷書,蓋左氏體直,自為編年之祖,而馬、班曲備,皆為紀傳之祖也。推精微而言,則遷書之去左氏也近,而班史之去遷書也遠。蓋遷書體圓用神,多得《尚書》之遺;班氏體方用智,多得《官禮》之意也。[10]
這段話表明:有的史書在體裁上變化很大,而在思想上則前後相承;有的史書在體裁上前後相承,而在思想上則相去甚遠。可見在批判繼承中會有種種不同的情況出現,但批判繼承前人的成果,則是史學發展中的共同現象。
章學誠在論述通史撰述的發展時又說:
……總古今之學術,而紀傳一規乎史遷,鄭樵《通誌》作焉。統前史之書誌,而撰述取法乎《官禮》,杜佑《通典》作焉。合紀傳之互文,而編次總括乎荀、袁,司馬光《資治通鑒》作焉。匯公私之述作,而銓錄略仿乎孔、蕭,裴潾《太和通選》作焉。此四子者,或存正史之規,或正編年之的,或以典故為紀綱,或以詞章存文獻,史部之通,於斯為極盛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