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諸夏”、“諸夷”與多民族的曆史
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秦漢以後則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史學以其獨特的路徑影響著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第一個方麵,史書對於多民族曆史活動的記載成為曆代正史的內容之一,從而對於多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第二個方麵,史書對於西周、漢、唐這些盛大朝代的曆史記載,既作為史學的形式又作為文化的形式,影響著周邊少數民族曆史文化的發展。
《春秋》、《左傳》這兩部最早的編年體史書,記載了諸華或諸夏與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等多民族的活動及其相互關係的曆史。盡管人們在夷、夏關係上存在種種不同的認識,但對於各族在一個共同的曆史舞台上從事征伐、會盟而建立起來的聯係,人們都是承認的。晉國統治者回顧春秋前期的曆史,稱秦、狄、齊為“三強”[148]。秦國在穆公時“用由餘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裏,遂霸西戎”[149],西戎成為秦國政治實體的一部分。而晉國在悼公時采納魏絳“和戎”主張,造成了“八年之中,九合諸侯,如樂之和,無所不諧”[150]的政治局麵,在晉文公稱霸之後晉國“於是乎始複霸”。春秋末年,在魯國,季孫氏“甚得其民,淮夷與之”[151]。像這樣一些各族間的重大活動和密切聯係,當時的史官多有記載,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史家還記下了孔子較早地注意到各族在文化上的聯係的史實。周景王二十年(前525年),魯昭公設宴招待郯子,有人問郯子:“少暤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對答如流,說出了許多典故。“仲尼聞之,見於郯子而學之。既而告人曰:吾聞之,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猶信”[152]。孔子說的“學”不僅僅指官製,而是一個含義很廣的文化概念。孔子曾產生了要到“九夷”地區去居住的想法,或許與此事有關。《論語·子罕》記:“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反映了孔子對於各族間的界限有一種很開闊的認識。這些,都是有關多民族活動的曆史舞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