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漢初人討論興亡之後,三國以下,論者蜂起。這一方麵是由於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皇朝更迭頻繁,另一方麵是由於“風行萬裏”的隋皇朝的驟興驟亡,從而使這個問題的討論始終具有突出的現實性。三國魏人曹冏的《六代論》,論夏、殷、周、秦、漢的曆史經驗教訓,分析曹魏麵臨的現實問題,指出:“觀五代之存亡,而不用其長策,睹前車之傾覆,而不改其轍跡。子弟王空虛之地,君有不使之民;宗室竄於閭閻,不聞邦國之政。權均匹夫,勢齊凡庶。內無根深不拔之固,外無磐石宗盟之助,非所以安社稷、為萬代之業也。”[135]作為魏的宗室,曹冏已預感到曹爽、齊王芳將麵臨“疾風卒至”、“天下有變”的局麵。西晉陸機的《辨亡論》兩篇,寫出了三國孫吳興亡的曆史。作者作為吳國的遺民和名將陸遜的後人,對吳國之亡深致惋惜之情,但他也指出了:“吳之興也,參而由焉,孫卿所謂合其參者也。及其亡也,恃險而已,又孫卿所謂舍其參者也。夫四州之萌,非無眾也;大江之南,非乏俊也。山川之險,易守也;勁利之器,易用也;先政之策,易循也。功不興而禍遘者,何哉?所以用之者失也。”[136]這裏說的“合其參”、“舍其參”,是指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因素對於政治興亡的關係。東晉史家幹寶的《晉紀·總論》嚴肅地剖析了西晉滅亡的原因,認為它“創基立本”不廣不深,固是其重要原因,而朝風、政風、世風的“**僻”,人們“恥尚失所”,則是其敗亡的直接原因。他指出:“學者以莊、老為宗而黜《六經》,談者以虛薄為辯,而賤名儉,行身者以放濁為通,而狹節信,進仕者以苟得為貴,而鄙居正,當官者以望空為高而笑勤恪。……由是毀譽亂於善惡之實,情慝奔於貨欲之途,選者為人擇官,官者為身擇利。而秉鈞當軸之士,身兼官以十數,大極其尊,小錄其要,機事之失,十恒八九。而世族貴戚之子弟,陵邁超越,不拘資次,悠悠風塵,皆奔競之士,列官千百,無讓賢之舉。……禮法刑政,於此大壞。……國之將亡,本必先顛,其此之謂乎!”[137]這裏著重講了社會風氣跟政治得失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