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家論朝代興亡,到王夫之著《讀通鑒論》達到極致,他提出“諛臣”、“積聚”、“風教之興廢”與興亡的關係,是著眼於從人、物、世風三個方麵來揭示興亡的原因。
(一)指出了托國於諛臣則亡,國無諛臣則存
他指出:“秦始皇之宜短祚也不一,而莫甚於不知人。非其不察也,惟其好諛也。托國於趙高之手,雖中主不足以存,況胡亥哉!漢高之知周勃也,宋太祖之任趙普也,未能已亂而足以不亡。建文立而無托孤之舊臣,則兵連禍結而尤為人倫之大變。徐達、劉基有一存焉,奚至此哉?雖然,國祚之所以不傾者,無諛臣也。”[124]這是從秦、漢論到宋、明,闡述有無諛臣、君主是否“好諛”對於國之存亡的關係。他進而指出:“好諛者,大惡在躬而猶以為善,大辱加身而猶以為榮,大禍臨前而猶以為福;君子以之喪德,小人以之速亡,可不戒哉!”[125]這是把是否有諛臣與國之存亡的關係,作更廣泛的認識,認為:“天下之足以喪德亡身者,耽酒嗜色不與焉,而好諛為最。”[126]
(二)指出了不重“積聚”、“無總於貨寶”與政治統治的關係
他舉了一個人們很熟悉的事例:“漢王(劉邦)之入秦宮而有豔心,見不及此。樊噲曰:‘將欲為富家翁邪?’英達之君而見不及噲者多矣。範增曰:‘此其誌不在小。’豈徒一時取天下之雄略乎!以垂訓後嗣,而文景之治,至於盡免天下田租而國不憂貧,數百年君民交裕之略,定於此矣。”[127]樊噲以幽默的口吻批評了劉邦,劉邦大度地接受了批評,這涉及漢初治國方略,文景之治、武帝之盛都與此有關,實未可小看。王夫之由此通觀曆史,指出:“天子而斤斤然以積聚貽子孫,則貧必在國;士大夫斤斤然以積聚貽子孫,則敗必在家;庶人斤斤然以積聚貽子孫,則後世必饑寒以死。……後之王者,聞樊噲富翁之誚,尚知懲乎!”[128]他著重指出的,還是“積聚”與政治得失的關係,如西晉末年,劉聰攻占洛陽,執晉懷帝,百官無一死者。而當初有人提出暫避洛陽的建議,公卿們不同意,並以“效死以守社稷”為借口。王夫之辨析說,這一方麵是公卿們擔心失去“尊榮”;另一方麵則是因為他們“久宦於雒,而治室廬,置田園,具器服,聯姻戚,將欲往而徘徊四顧,弗能捐割”。他接著引用《尚書·盤庚》中的話並發表感慨說:“故《盤庚》曰:‘無總於貨寶,生生自庸。’總其心於田廬器服之中,仰不知有君,俯不知有軀命,故曰若此之流,惡可責以杖節死義乎?”王夫之在鞭笞這類公卿的同時,也稱讚了唐玄宗於危難之中“度越尋常”的見識。安史之亂起,玄宗將奔蜀,楊國忠建議焚毀府庫,玄宗說:“留此以與賊,勿使掠奪百姓。”王夫之認為:“其輕視貨貝之情,度越尋常遠矣。是以唐終不亡也。”他對北宋時“汴京士庶擁李綱以歡呼者”,提出不同於一般看法的見解,認為其中不能排除“不忍捐其雞豚甕缶”之情,以致“肝腦塗地,妻子為俘”[129]。在他看來,樊噲的富翁之誚對於政治的得失,實在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故反複予以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