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曆史進程的認識,也是先秦時期曆史觀念的一個重要方麵。先秦時期,已經有了頗具規模的編年史《左傳》,也有了編年體通史的雛形《竹書紀年》。這裏說的關於曆史進程的認識,是指人們對於社會曆史演進之劃分階段的朦朧認識。這些認識雖然是簡略的、粗糙的和帶有猜測性的,但它們畢竟反映出了人們對社會曆史之演進本身具有階段性區別的見解,這對於人們曆史觀念的發展無疑是重要的。
在先秦、秦漢間的曆史文獻中,有關曆史進程的朦朧認識的言論甚多,而所論的中心問題亦多殊異,但都或多或少反映出了對曆史進程之階段的見解。《韓非子·五蠹》說: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鯀、禹決瀆。近古之世,桀、紂暴亂,而湯、武征伐。……然則今有美堯、舜、湯、武、禹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為新聖笑矣。
這裏所說到的,有“上古之世”,有“中古之世”,有“近古之世”,有“當今之世”,而在每一個曆史階段,都發生了一些重大的事件,都有“聖人”應運而生,為民眾做了好事,受到民眾的愛戴。“當今之世”也是會出現“聖人”的,稱為“新聖”。曆史就是這樣演進的。這種把曆史劃分為上古、中古、近古、當今幾個階段,而每一個階段又都包含著不同的內容和見解,是對於曆史進程的極重要的認識。有階段,也有進步,這在當時是難得的曆史見解。
《禮記·禮運》說: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