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華史學誌(第五卷)

第二節 究天人之際

字體:16+-

一、“天”的新解和天人關係

司馬遷提出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這兩個既古老又現實的問題,在曆史觀念的發展上具有根本的性質和長久的影響。這裏,首先從“天”談起。

如上節所述,殷、周時期,“上帝”和“天”是指人格化的至上神。這種觀念在後世雖然還時隱時現地出現,但它已不能在曆史觀念上占據統治地位了。至晚從春秋時期開始,人們對“天”的含義已逐漸有了新的認識和新的解釋。子產、單襄公等人所說的“天道”,盡管還沒有完全否定“天命”的存在,但已包含了自然的天象的成分。孔子講“天”反映出人們對“天”的認識的矛盾性和過渡性。他一方麵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34],另一方麵又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35]但總的來說,他不曾專門對學生講過“天”。子貢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36]可見,孔子關於“天”,是持謹慎態度的。而老子則認為“天”是自然的無意誌的物質性的天空,“天地不仁”[37]。戰國時期,人們論“天”或賦予它一般自然現象的含義,或賦予它自然之勢、客觀之勢的含義。孟子說:“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38]這裏說的“天”,即指自然、客觀之勢。而荀子則具體指出:“列星隨旋,日月遞照,四時代禦,陰陽大化,風雨博施,……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夫是之謂天。”[39]這是非常清楚地說明了天是自然界的論點。所以說,在中國思想史上,思想家很少有不講“天”的[40]。

當然,對“天”的新解,又總是伴隨著人們對於“人”自身的認識的推進。子產之論“天道”與“人道”是這樣,其後人們探究天與人之關係的總趨勢也是這樣。因此,天人關係就成了一切思想家、史學家特別關注和潛心探討的根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