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華史學誌(第五卷)

三、“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

字體:16+-

“天命”史觀既是一種古老的曆史觀念,又是在它盛行的年代決定其他許多觀念的基本觀念。因此,隨著曆史的變化,“天命”史觀的動搖,人們對社會現象的認識會發生一係列的變化。比如在殷人篤信“天命”的時候,他們認為“上帝”這位至上神其實也是殷人的祖先神,因有這種雙重關係,殷人可以不必擔心他們的統治會發生什麽變化。而到了周人滅殷而起,便認為“天命靡常”了,所以提出“明德”來爭取“天”的好感,以保持周人的統治。然而,到了西周末年,人們終於對“天命”失去了信心,人們開始從人事方麵去尋求社會變化的答案。正是在這種曆史條件下,人們對社會變化作出了新的思考。

春秋末年,晉國大夫趙簡子同史官史墨談到魯國的形勢時,有一段對話:

趙簡子問於史墨曰:“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諸侯與之。君死於外而莫之或罪,何也?”對曰:“物生有兩、有三、有五、有陪貳。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體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諸侯有卿,皆有貳也。天生季氏,以貳魯侯,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魯君世從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雖死於外,其誰矜之?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故《詩》曰:‘高岸為穀,深穀為陵。’三後之姓於今為庶,主所知也。”[30]

史墨可能是趙簡子的家臣,不是晉國國君的史官,所以他的這番談話講得很大膽,可以視為當時的一篇大文章。史墨的這篇講話,首先指出了一個事實,即“魯君世從其失,季氏世修其勤”,前者世世代代放縱安逸,後者世世代代勤於政事,人民忘掉了國君而擁護季氏,不是很自然的嗎。其次,由這一事實出發,史墨講到一個帶有規律性的認識,即“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社稷沒有固定不變的祭祀者,君臣沒有固定不變的地位,自古以來就是這樣。所以虞、夏、商三王的子孫們在今天成為平民,這是並不奇怪的。《詩·小雅·十月之交》不是說“高岸為穀,深穀為陵”,大地都會發生變化嗎?那麽,世間發生變化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