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活躍,大國爭霸,戰爭頻仍,社會動**。麵對這樣的現實,人們既對“天命”有所懷疑,也就不能完全去以“天命”來解釋社會現象,而要尋求新的解釋,它至少是對“天命”的補充形式。這種尋求自然地引導著人們從人事本身解釋社會現象,有的思想家、政治家則破天荒地提出了與“天道”相對立的“人道”。
史家在《國語·周語下》中記了這樣一件事:
柯陵之會,單襄公見晉厲公視遠步高。晉郤錡見,其語犯。郤犫見,其語迂。郤至見,其語伐。齊國佐見,其語盡。魯成公見,言及晉難及郤犫之譖。
單子曰:“君何患焉!晉將有亂,其君與三郤其當之乎!”魯侯曰:“寡人懼不免於晉,今君曰‘將有亂’,敢問天道乎,抑人故也?”對曰:“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吾見晉君之容,而聽三郤之語矣,殆必禍者也。”
單子仔細分析了“晉君之容”,認為他“視遠,日絕其義;足高,日棄其德”。在目、足、口、耳“不可不慎”的四個方麵中,晉侯已在兩個方麵表現出不妥,故必致禍。至於“三郤之語”,“犯則陵人,迂則誣人,伐則掩人”,他們都是居於高位之人,又加上這“三怨”,誰能忍受得了呢!後來,“三郤”果然被殺,而晉厲公本人也被臣下所弑。
單子從“見晉君之容”、“聽三郤之語”而判斷他們必定招致大禍,或許有過分誇大之處,但問題的實質並不在這裏,而在於他回答魯成公的問題時,完全避開了“天道”,而著眼於“人故”。“故”,韋注曰:“事也。”所謂“人故”,就是人事。值得注意的是,當魯成公提出問題時,即已考慮到“天道”與“人事”兩個方麵的可能性,可見當時人們對於“人事”的思考已不是個別現象了。而單子的回答則幹脆排除了“天道”的因素,隻談人事,這就從事實上否認了隻有“天道”能決定人間禍福的傳統觀念。這件事情的重大意義是,人們在認識社會現象時,明確提出了“人事”這個觀念,這無疑是“天命”史觀籠罩下人類對自身作用之認識的較早的精神覺醒。就《國語·周語下》的這段記載來看,聯係到下文單子所論諸事都一一發生,可能有後人附會之嫌。但《國語》成書於戰國時期,即使出於後人附會,其“天道”、“人事”觀念的提出,也是相當古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