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學近代化的過程中,也伴隨著近代的曆史研究方法的出現。
1947年,顧頡剛在他的《當代中國史學·引論》中,講到當時的中國近百年史學的後期發展情況時寫道:
後期史學的麵目,是頗為新穎的。他(它)所以比前期進步,是由於好幾個助力。第一是西洋的科學的治史方法的輸入。過去的乾嘉漢學,誠然已具有科學精神,但是終不免為經學觀念所範圍,同時其方法還嫌傳統,不能算是嚴格的科學方法。要到五四運動以後,西洋的科學的治史方法才真正輸入,於是中國才有科學的史學可言。在這方麵,表現得最明顯的,是考古學上的貢獻;甲骨文和金文經過科學的洗禮,再加上考古學上的其他發現,便使古代文化的真相暴露了出來。此外如新的考據論文,多能揭發各時代曆史的真相,而史料的整理,也比從前要有係統得多。這都是科學方法之賜。[60]
在這之後,他還依次講到另外幾個“助力”:西洋新史觀的輸入,新史料的發現,歐美、日本漢學研究的進步,新文學運動的興起等。作者把方法置於第一個“助力”,足以表明那時相當多的一部分學人的認識。
在這裏,顧頡剛所說的“科學的方法”,主要是指近代考古學的方法和曆史考證方法。其影響所及,有對甲骨文、金文的新認識,有新的考據論文,有一係列考古新發現,有新的史料整理,從而有了對古史的新認識。這個“科學的方法”的提倡,以胡適為最早,而王國維、顧頡剛、陳寅恪、陳垣是取得成就最突出的史家,被稱為近代史學上的考據學派[61]。這個時期,梁啟超在史學上有廣泛的論述,他關於治史方法的倡導,產生了一定影響。
在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史學上,胡適被稱作是一個“最先有方法自覺”的人。而胡適自己也認為“‘方法’實在主宰了我四十多年所有的著述”[62]。胡適以其在新文化運動中的影響,又打著“科學”的旗號,故其倡言“方法”的言論,曾一度為不少人所接受。胡適所倡言的“科學的方法”,用他自己的話來概括,叫作“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這10個字,是“胡適科學方法的商標”[63]。胡適的方法論,另一方麵標榜“尊重事實,尊重證據”,另一方麵又否認真理的客觀性,從而否認人們認識真理的可能性。他認為“一切‘真理’都是應用的假設”,“所有的科學律例不過是一些最適用的假設,不過是現在公認為解釋自然現象最方便的假設”[64]。可見,胡適的“科學的方法”實質上是實用主義方法。這種“方法”既不承認真理的客觀存在,“事實”和“證據”也就從根本上失去了它的價值。而其在對待具體史事上,“寧可疑而錯,不可信而錯”,實則是一種曆史虛無主義的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