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文獻在積累過程中便不斷被人們所利用。人們整理曆史文獻,一方麵是為了保存它,另一方麵是為了利用它,而歸根到底還是為了利用。
文獻,是人們借以認識和說明曆史的根據,這一點,孔子已經指出來了[27]。曆史文獻的積累和整理,是曆史撰述的前提。劉知幾這樣說:
觀夫丘明受經立傳,廣包諸國,蓋當時有《周誌》、《晉乘》、《鄭書》、《楚杌》等篇,遂乃聚而編之,混成一錄。向使專憑魯策,獨詢孔氏,何以能殫見洽聞,若斯之博也?馬遷《史記》,采《世本》、《國語》、《戰國策》、《楚漢春秋》。至若班固《漢書》,則全同太史。自太初已後,又雜引劉氏《新序》、《說苑》、《七略》之辭。此並當代雅言,事無邪僻,故能取信一時,擅名千載。[28]
劉知幾又說:
芻蕘之言,明王必擇;葑菲之體,詩人不棄。故學者有博聞舊事,多識其物,若不窺別錄,不討異書,專治周、孔之章句,直守遷、固之紀傳,亦何能自致於此乎?且夫子有雲:“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知之次也。”苟如是,則書有非聖,言多不經,學者博聞,蓋在擇之而已。[29]
劉知幾的這兩段話,意在說明史家必須廣泛地涉獵曆史文獻,才有可能寫出信史、佳篇。同時,他也指出了曆史文獻有“雅言”和“別錄”的區別,以及史家對它們所應當采取的態度。史家隻有博采“雅言”,才能使史書“取信一時,擅名千載”;善擇“別錄”,才能“博聞”、“多識”,把史書寫得豐贍而多彩。
博洽和嚴謹,是中國史家在利用曆史文獻中所表現出來的優良傳統。這在一些有重大成就的史學家身上,尤為突出。舉例說來,如司馬遷著《史記》,撰通史,以黃帝為曆史的開端,他是經過認真研究、反複思考的。司馬遷在《五帝本紀》後論中,陳述了他思考的軌跡。首先,他認為“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有許多不可信之處,反映出了他的辨偽的意識。其次,他認為“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反映出他對曆史文獻之流傳散失、輯佚的認識。再次,他考察了《春秋》、《國語》所記同《五帝德》、《帝係姓》的關係,從而證明“其所表見皆不虛”,確定了他撰《五帝本紀》的決心。最後,還可以看出司馬遷對於曆史文獻的博覽和善擇的方法;而他通過社會調查所得來檢驗曆史文獻所記的真實性的方法,使後人不能不歎服他的高見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