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文獻在其積累過程中,由於社會的與自然的原因會出現散失的情況。早在春秋末年,孔子就發出了“文獻不足征”的感歎,他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8]孔子說的“文獻”包括曆史記載和當時賢者;因為這兩方麵的“不足”,他無法用杞和宋來證明他對夏禮、殷禮的認識。孔子在另一個地方又說過:“吾猶及史之闕文也。”[9]“文獻不足”和“史之闕文”,或許就反映了曆史文獻散失的情況。
當曆史文獻積累愈來愈多的時候,這種散失的情況有時是很驚人的。隋朝初年,牛弘在上書請開獻書之路時講到,自孔子至南北朝,書籍有五次厄運:秦的焚書,使“先王墳籍,掃地皆盡”,“此則書之一厄也”。“及王莽之末,長安兵起,宮室圖書,並從焚燼,此則書之二厄也”。東漢末年,獻帝移都,“吏民擾亂,圖書縑帛,皆取為帷囊。所收而西,裁七十餘乘,屬西京大亂,一時燔**。此則書之三厄也”。西晉末年,“劉、石憑陵,京華覆滅,朝章國典,從而失墜。此則書之四厄也”。南北朝時,江表圖書,盡萃於後梁,及北周滅後梁,後梁蕭繹“悉焚之於(郢之)外城,所收十才一二。此則書之五厄也”。[10]牛弘主要是從社會方麵的原因,總結了圖書散失的嚴重情況。正如牛弘所指出的,圖書在每遭到一次厄運之後,總是會引發人們對圖書進行搜集、整理的熱情。
曆史文獻的整理,也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如人們在轉抄、刊刻文獻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訛誤、脫漏,不同抄本和刻本的流傳造成的歧異,由於時代的久遠後人對前人撰述的費解,也有後人對曆史文獻的臆改造成的錯誤,還有後人假托前人之名而作偽的著作,等等。所有這些,都促使人們為社會的需要而不斷開展對曆史文獻的整理。孔子是中國曆史上整理曆史文獻的第一人。司馬遷記其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