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和注釋也是史書中的組成部分,也都各有一定的體例。這裏說的議論,是史家對史事、人物的評論;注釋,是史家對史書內容和字句的解釋。
議論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關於史事的,這是一種獨立的史書體裁,上一節已有論列;另一種形式是劉勰所說的“讚”和“評”,“讚者明意,評者平理”,總的目的是為了“辨史”[34]。這後一種議論,不是獨立存在的史書體裁,而是在敘述史事的基礎上的讚和評,即史書所包含的論讚部分。
史書之有論讚,由來已久,名目也很多。劉知幾說:“《春秋左氏傳》每有發論,假君子以稱之。二傳雲公羊子、穀梁子,《史記》雲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讚,荀悅曰論,《東觀》曰序,謝承曰詮,王隱曰議,何法盛曰述,揚雄曰撰,劉昞曰奏,袁宏、裴子野自顯姓名,皇甫謐、葛洪列其所號。史官所撰,通稱史臣。其名萬殊,其義一揆。必取便於時者,則總歸論讚焉。”[35]這裏所舉的十幾種名稱,都是作者對有關史事和人物的議論,或是“明意”,或是“平理”,都離不開總結事之成敗,評論人之善惡,集中反映了作者的見解和旨趣。
古代史家大多很重視史書中的議論。範曄自稱:他撰的《後漢書》雜傳論“皆有精意深旨”,“至於《循吏》以下及‘六夷’諸序論,筆勢縱放,實天下之奇作”;而篇末讚語,“自是吾文之傑思,殆無一字空設,奇變不窮,同合異體,乃自不知所以稱之”[36]。像他這樣欣賞甚至誇耀自己史論的史家,史學史上並不多見。不過,這確實說明範曄對議論的重視。《漢書》的史論,曆來是受到推崇的。範曄認為,“古之著述及評論,殆可少意者”,然“班氏最有高名”[37]。劉勰稱讚《漢書》十誌“讚序弘麗,儒雅彬彬,信有遺味”[38]。劉知幾誇獎《漢書》論讚“辭惟溫雅,理多愜當。其尤美者,有典誥之風,翩翩奕奕,良可詠也”[39]。如果以今天的觀點來看,《史記》的史論,是更應當受到重視的,本書已有多處引證和闡述。此外,《資治通鑒》裏的“臣光曰”,也有不少精彩的議論。議論的基本要求,是所論不能離開史實;否則,就會成為“華多於實,理少於文,鼓其雄辭,誇其儷事”[40]的誇誇其談。宋人洪邁說:“作議論文字,須考引事實無差忒,乃可傳信後世。”[41]這話說得好。近人撰寫的史書,其議論部分,大多采取夾敘夾議的形式。也有采用書前總論,在自序、緒論中對所述史事作總的評論;或采用篇後論,如“簡短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