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辯興亡
史學的多途發展,在曆史思想領域也明顯地反映出來。這個時期的曆史思想突出地反映了時代的特點:因朝代更迭的頻繁而促使人們的興亡之辯,因佛教的盛行而引起人們的神滅、神不滅的論難,因取士製度的需要而推動人們對品評人物的關注。這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對當時的史學產生影響。
朝代興亡,始終是政治家、思想家、史學家關注的重大問題。從《尚書·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周公是十分關注興亡的,他的一些誥命,都離不開興亡這個主題。春秋時期,有一種流行之說:“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121]可見國之興亡是當時人們十分關注的一個普遍問題。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治亂、興亡是各家學說都要觸到的問題。西漢初年,劉邦君臣從現實到曆史,對興亡成敗有廣泛而深刻的討論。漢初君臣的討論通過《史記》、《漢書》的敘述,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魏晉南北朝時期,麵對政治動**,社會矛盾尖銳,朝代驟興驟亡的現實,興亡問題再次為人們所關注。三國時期魏人曹冏著《六代論》,論夏、殷、周、秦、漢的曆史經驗教訓,分析曹魏麵臨的現實問題,指出:
觀五代之存亡,而不用其長策;睹前車之傾覆,而不改其轍跡。子弟王空虛之地,君有不使之民;宗室竄於閭閻,不聞邦國之政。權均匹夫,勢齊凡庶,內無深根不拔之固,外無盤(磐)石宗盟之助,非所以安社稷、為萬代之業也。
作為魏的宗室,曹冏已預感到曹爽、齊王芳將麵臨“疾風卒至”、“天下有變”的局麵。
曹冏的政治敏感性是很突出的,但他的曆史見識卻並不高明。他論“五代之存亡”,是著眼於維護分封製。在他看來,夏、殷、周三代曆史長久,是得力於分封製;秦朝二世而亡,是亡在郡縣製。他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