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史學史綱(第四卷)

二、《漢紀》——最早的編年體皇朝史

字體:16+-

《漢紀》30卷,這是一部編年體西漢皇朝史,也是我國史學上最早的編年體皇朝史。它流傳至今,有廣泛的影響。

《漢紀》著者荀悅(148—209),字仲豫,東漢末年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獻帝時官至侍中。《後漢書·荀淑傳》載:獻帝“好典籍,常以班固《漢書》文繁難省,乃令悅依《左氏傳》體以為《漢紀》三十篇”,“辭約事詳,論辨多美”。《漢紀》記事起於劉邦之興,訖於王莽之敗,而以班彪著《王命論》、班固撰《漢書》事為殿,以明本書主旨及其之所由來。荀悅在《漢紀》卷一開宗明義說明撰述此書的原則和方法是:“謹約撰舊書,通而敘之,總為帝紀,列其年月,比其時事,撮要舉凡,存其大體。”[119]他又在書末指出:“於是乃作考舊,通連體要,以述《漢紀》。”[120]這裏著重交代了兩點:一是改紀傳體為編年體(“列其年月,比其時事”),一是綜合凝練(“撮要舉凡,存其大體”)。其總的要求是“通而敘之”、“通連體要”,“以副本書”。荀悅也提出了自己的曆史編纂思想,認為:“夫立典有五誌焉:一曰達道義,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勳,五曰表賢能。於是天人之際、事物之宜粲然顯著,罔不能備矣。”[121]這表明,荀悅《漢紀》一方麵是忠實於班固《漢書》的思想,如取材的嚴謹,全文引用《漢書》帝紀讚語,尤其是在書末全部照錄了班彪的《王命論》,等等。另一方麵,荀悅也在編撰中闡發了自己的曆史見解,這突出地反映在他為《漢紀》撰寫的三十多首史論(即“荀悅曰”)中。荀悅說的“達道義”,是以儒家“三綱”為核心的,認為“仁義之大體在於三綱六紀”,“施之當時則為道德,垂之後世則為典經”[122]。他說的“彰法式”,是要維護漢皇朝的成規,中心是維護皇權。如認為漢廢分封之製“以為縣治民”,本是為“強幹弱枝,一統於上,使權柄不分於下也”,可是現今“州牧號為萬裏,總郡國,威尊勢重”,這是“近於戰國之跡,而無治民之實”[123]。他說的“通古今”,一個重要的方麵是著意考察西漢皇朝政治統治的得失。他在《元帝紀下》中論述了“自漢興以來至於茲,祖宗之治跡可得而觀也”的見解,曆數高祖、文帝、武帝、宣帝、元帝幾朝朝政的利弊,進而闡發了教化和刑法的關係是“通於天人之理,達於變化之數,故能達於道”,“然後用於正矣”。他還提出了“六主”、“六臣”的看法,“六主”是王主、治主、存主、衰主、危主、亡主,“六臣”是王臣、良臣、直臣、具臣、嬖臣、佞臣;認為“六主之有輕重,六臣之有簡易,其存亡成敗之機在於是矣,可不盡而深覽乎!”[124]這顯然是暗示君臣們各自“對號入座”,在漢獻帝被挾至許昌的當時,發如此議論是要有相當的膽識的。荀悅結合秦漢之際曆史,分析“立策決勝之術”有三條:形、勢、情。認為:“形者,言其大體得生之數也;勢者,言其臨時之宜也,進退之機也;情者,言其心誌可否之意也。”[125]這是把客觀形勢同人的心理、誌向結合起來考察“立策決勝之術”,是看到了主客觀因素對曆史活動的影響。荀悅強調用人的重要,他甚至公然批評為史家歌頌的漢文帝在這方麵的失誤,認為:“以孝文之明也,本朝之治,百僚之賢。而賈誼見逐,張釋之十年不見省用,馮唐白首屈於郎署,豈不惜哉!夫以絳侯(周勃)之忠,功存社稷,而猶見疑,豈不痛乎!”[126],等等。從荀悅的這些史論來看,它們有兩個共同的特點。第一,表明作者對於政治統治和曆史經驗之密切關係的十分重視;第二,表明作者對於曆史的見解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因此,荀悅的史論不同於班固史論的空泛說教,而上承司馬遷史論的“稽其成敗興壞之理”的遺風。範曄稱頌《漢紀》“辭約事詳,論辨多美”,應是中肯的評價。